危險平衡上的輕盈戰鬥:讀冒業《記憶管理局》

書評 | by  劉芷妤 | 2025-02-07

基於對冒業《千禧黑夜》一書的高度好感,我在縱身跳進《記憶管理局》時,並沒有把臺灣版編輯事先提醒的「這個故事偏向輕小說」這回事放在心裡——可能因為我偏愛在盡可能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進入故事,也可能因為,我本就不擅長也不喜歡分類故事。


讀到故事後半,當我突然想起編輯說過的話時,忍不住有點慶幸自己沒把這件事放心裡。因為《記憶管理局》這個故事,其實和它的世界觀設定一樣,是踩在一個輕重皆宜、擁有許多可能性的「奇異點」上。而這個故事,很可能只是這個優秀的世界觀可以發展的平行世界之一,也可以是無限後續故事的開端。


流暢的戰鬥


一開始,《記憶管理局》最讓我驚豔的,是冒業駕馭「戰鬥」的高超能力。坦白說,追逐與戰鬥這類原本應該令人心跳加速的場面,經常是我在影視作品中陷入放空狀態的段落,偶爾還會在一連串的驚叫與爆破聲中不小心睡著。因此當我察覺到,《記憶管理局》竟能用文字版的戰鬥抓住我的注意力,不僅讓我在腦中隨著故事進行同步映現出流暢帥氣的畫面,而且有時還會自動出現配樂——我無法理解冒業怎麼做到這件事的,但真心佩服:這樣的功力,無論在哪一種故事分類裡,絕對都是箇中高手。


當然,與《千禧黑夜》相較,《記憶管理局》中對人物情感與動機的描寫,對我來說確實薄弱了些,有時並不能完全說服我。而另一方面,這個故事對未來的科幻想像,又如此縝密磅礴,邏輯周到,雖是帶著Cyberpunk風格的故事,但卻有著Steampunk般、滑軌齒輪密密相扣的古典精細。加上能夠駕馭流暢戰鬥場面的高度敘事能力,《記憶管理局》帶來的暢快與享受,確實讓人大呼過癮,同時也忍不住暗忖:難道這就是所謂「輕小說」的精髓嗎?也太讚了吧!


然而,一個精緻的未來模型,能帶給讀者的遠不止當下的「故事」,更能引發許多故事以外的想像、搭載現實的無限思索。聽說《記憶管理局》完成的時間點遠在2017年以前,在故事讀完之後回想起這件事,就讓我更驚奇了。


畢竟,若是以現實為本,想像出一個「以香港為模型」的尼歐市,似乎比較能說得通。但如果是在我們這個時間線的「這一切」都還沒發生之前,故事裡就已經有一個為了隔絕怪異疫情病患而創建的人工島群,以及全區高度監控的設定,那還真是讓人忍不住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有趣的是,從另一個角度想來,或許就是因為這個故事寫在2017年之前,《記憶管理局》才能在這樣的設定之下,仍然能維持其「輕」——我在讀完後一再回頭翻閱細節時,忍不住有種感慨:這些純愛、這些中二、這些並肩作戰之間的曖昧情愫、鬥嘴與笑語,映照著我們這個時間線的故事,便又多了一份可愛之處。


可愛得,讓人忍不住有點鼻酸。


希望這個故事線永遠與現實平行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時間線裡的我,已經被現實鐵拳毆打得心理陰影面積過大,導致草木皆兵,單是書名裡的「記憶管理」四個字,在我看來就危險得要命,更別說在全區高度監控之下,每個在尼歐市裡出沒的人,既是超級電腦「阿卡西」的監視對象,也是其用以監視他者的「耳目」。


我得帶著欣賞之意地說:我真討厭死了這種體制設計,充分體現了人在社會中經常扮演這類「在被壓迫的同時又不得不壓迫他人」的角色,甚至極其依賴這種建立在互相壓迫之上的社會「秩序」。正是這樣的複雜性,讓《記憶管理局》的流暢情節、淡淡純愛與帥氣戰鬥,全都建立在極其寫實的世界觀之上。這樣的世界觀在不同的優秀故事裡或許有不同的展現,但都擁有同一個本質:結構之惡。


「結構」加上尼歐市裡壟斷智慧型產品市場的財團,讓《記憶管理局》中的犯人有機可乘,能讓無辜之人在成為阿卡西的耳目之外,更如同僵屍般被犯人操縱作惡。而即使是在善惡分明的輕小說裡,無論正義與否,勝利的都會是「擁有更大權力」的那一方。可是在現實裡,擁有權力的那一方會永遠正義、永遠善良嗎?擁有那麼巨大的能耐與權力,他們甚至可以輕易改寫正義與善良的定義,覆寫人們對正義與善良的記憶——而這樣的事,已經發生,正在發生。


當「結構」擴張到一個程度,它的惡也會變成一種善,甚至讓人明知其惡也難以掙脫,只能低頭承認其善。《記憶管理局》這本讓人讀來舒坦暢快的小說,其中的諸多設定卻讓人不禁隱隱升起恐懼。


讀著故事,我們知道這個故事裡的所有甜美、輕盈與帥氣,其實都建立在一種危險的恐怖平衡之上,那是一條「結構還沒有真的惡起來」的平行時空線。我很好奇,作者冒業在臺灣版作品問世的此刻,經歷了我們這個時間線的「這一切」之後,他的心裡,有另一個故事版本或者續集可能了嗎?那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我甚至不確定我是不是該期待讀到那一個故事。


當人們的基因編碼、記憶與對世界的認知,都可以輕易被改變,我們應該期待這一切結構的主宰者屏除一切人性,只是一具絕頂聰明的機器,還是應該期待那是個擁有無限可能的「人」?


我想了很久,還沒有得到答案。而如果身為一本輕小說,《記憶管理局》竟然讓我一路想進了那麼難解的大哉問裡,我想它還不夠輕,卻已經足以讓我們在此刻的危險平衡裡,藉由故事,與記憶管理局的實習生們一同經歷一場暢快淋漓的冒險之旅。


(文章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文連結:
https://bit.ly/3Q6Oqm3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