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 by 雄仔叔叔 | 2022-05-17

「講古佬」雄仔叔叔看過《鐵行里》綵排寫來隨筆。沒有打針無法進場觀演,他由城市空間、人情聯想到權力關係,也在腦海重構九十年代,陳炳釗一台獨腳戲中,等待的一個哈維爾。歷史與記憶在離散,身份在潛行,他信我們總會領略到無權勢者的力量,守護記憶中的原鄉。 (閱讀更多)

看畫展的日子

藝評 | by 古可欣 | 2022-05-17

在富利來商場一樓的Mist Gallery中,空間很小,像一人睡房,由門到四面牆均是大約五、六步左右,走一圈約莫只需十五步。畫展《軼事》,屬於實驗性質,展出畫家文櫻瑺的小型畫作。畫家Joyce駐場守候,推門進內時我便跟她在入口相視點頭,她繼續安靜地坐在角落,我則抱住兩臂慢慢遊走在畫內的日常城市風景中。 (閱讀更多)

《熱帶季風》:紀實漫畫的獨特與意涵

書評 | by 謝愷忻 | 2022-05-13

台灣慢工出版社發起的四期刊物計畫《熱帶季風》,嘗試借紀實漫畫的內容,讓讀者關注文化生活、甚至勞工和環境等社會問題,謝愷忻從刊物的繪畫和編輯風格,探討紀實漫畫的特點和意義,並淺談台灣的文化身分定位。 (閱讀更多)

莎娣.史密斯被時代壓垮的喜劇

書評 | by 沐羽 | 2022-05-11

從第一部小說《白牙》開始,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就冠上了天才作家的名聲,出版這部繁中譯本長達七百頁的小說時,她才廿五歲。也從這部開始,史密斯的小說人物全都跟家庭密切相關,掙扎不只是個人的掙扎,是整個家庭都壓縮在內的複合掙扎,這使得史密斯的小說厚重而動人。家庭即歷史,即宿命,即故事引擎,引領著故事在悠長的篇幅上風馳電掣,飆向註定爆發衝突的結局。 (閱讀更多)

〈作品的說話〉︰誰是「作者」?

其他 | by 賴展堂 | 2022-05-11

姜濤新曲〈作品的說話〉以反戰為題,帶來不少有關偶像與文本的公共討論。流行音樂作為跨媒介、專業分工的複合體,作/編曲人、詞人、監製、導演,還是歌手本人,誰才是歌曲的「作者」?而論者和聽眾,如何避免墮入一味以字面「讀」歌的思想陷阱?作為一個喜歡聽歌的人,賴展堂試在這篇文章回應一二。 (閱讀更多)

走近波特萊爾的人生

書評 | by 彭礪青 | 2022-05-10

波特萊爾崇尚唯美主義嗎﹖歌頌惡嗎﹖是個浪漫派嗎﹖但彭礪青認為,如果只知道其詩歌主張,而不知他一生與家人、朋友與及不同畫家作家的愛恨情仇,或十九世紀中葉法國以致整個歐洲的文藝風潮和社會氛圍缺乏瞭解,那麼我們眼中的波特萊爾就只是一個空洞的形象。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

大治曆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8-29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