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李智良 | 2022-12-08

最近一個朋友問到,「你有幾多朋友走了?」李智良數算著,加拿大,英國,日本,台灣,馬來西亞、澳洲,從星球的北到南⋯⋯近一兩年間,幾乎沒有一次與人相敘,能避開「有沒有打算走」的話題,幾個月前碰面時說會留下的,有些都已經覺得待不下去,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如此不確定,每一次碰面都已經在道別。 (閱讀更多)

【新書】《文學看得開(作家篇)》:林夕的執著與看破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2-08-25

林夕是香港最重要的詞人之一,他的歌詞曾陪許多人渡過人生許多困難的時刻,難以輕易抹去;他的作品既富文學修養,也極追求新意,情感細微矛盾之處,他寫出了不少人所難及的高度。他對於香港的愛,也是香港人應該銘記於心的。 (閱讀更多)

與雲君逾半世紀的情誼——資深編輯劉榜的悼念

散文 | by 潘惠蓮 | 2022-08-23

筆名雲君的香港著名插畫家姜雲行,於今年6月22日在美國加州逝世,享年94歲。雖然他向來低調,但筆名與畫作早已為人熟識,消息傳出後,不少畫迷、小說迷、金庸迷紛紛在網上「曬畫」悼念,推崇雲君是一代插畫大師。資深編輯劉榜與雲君亦師亦友,早在香港任職《良友》畫報的美術編輯期間,便因工作關係,常與雲君合作。劉榜曾多次往美國探望雲君,最後一次在2017年,到他位於湖邊的大宅相聚,暢談甚歡,並看到不少他在晚年創作的油畫。 (閱讀更多)

【字在食.深水埗】小城食記

散文 | by 孫樂欣 | 2022-08-13

孫樂欣的〈小城食記〉憶述了一場深水埗的覓食之行。某一天,父親在家庭聊天群組裏發了一張照片,說他去吃深水埗的「番茄師兄」,雖然不是番茄迷,但時不時就會想念番茄酸酸甜甜的滋味。天氣熱也不要緊,吃比較重要。 (閱讀更多)

腐爛和花海 —— 「愛之後存在:〈陽〉小說 x 插畫創作展」後記

散文 | by 麥芷琦 | 2022-08-06

麥芷琦和朋友李楊力(Colby)早前舉辦了「愛之後存在:〈陽〉小說 x 插畫創作展」,她認為,如今看來充滿缺陷的小說和插畫公開展覽、被大家審視,心情一度非常忐忑。但沉澱下來,再回想不同觀衆對我們作品的評價,最感激的反而是在這過程中得到能令人痛定思痛、激發思考的種種批評。 (閱讀更多)

【虛詞.書來也書去】教科書沒有教的事

散文 | by 宸詩極 | 2022-07-31

「十五元一本,不能再貴了。賣不賣?」「要不,你們拿去廢紙店賣吧!」教科書每年也改版,即使內容沒太大變動,也總要把封面換一換。改版是二手書販們壓價的慣用藉口。更重要的是,每家書販的回收價也相去不遠,甚至更低。如果家裡的環境沒有這麼擠迫,有那麼一點空間的話,也不必如此賤價把舊書賣出,更不需要,把自己變成沒有議價能力的存在。教科書沒有教的是,當付出與所得之間失去平衡,一條不完整的問題出現在考卷上,答案又該從何寫起?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編輯推介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