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虛擬關係】相忘於江湖

散文 | by  戚振宇 | 2019-03-29

前段時間和朋友錄播客,談的話題是互聯網考古,從上世紀末的撥號上網談到了近年有事沒事刷手機的生活,末了,有朋友提問:如果今天的互聯網讓你那麼焦慮,你最懷念以前的甚麼?

張三懷念RSS,中文名叫「簡易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可以輕鬆將站點內容輸出到各個平台,巨頭壟斷成為不可能,在他心中,RSS成為了互聯網開放和共享精神的象徵;李四則想回到博客時代,因為那時大家討論問題都特別認真,不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都不好意思發出來,和現在隨便湊條狀態的情況大相徑庭。但有位朋友的回答讓我印象最深,她說,想要回到一個匿名的互聯網。

這位朋友中學時痴迷武俠小說,常常混跡於網易的金庸茶舍,書讀多了就愛創作,她和茶舍裡的網友一起,在討論區裡寫起了武俠同人小說。在這個虛擬世界,她是蕭溟劍,不僅換了個性別,還是富貴山莊少莊主——武藝高強、俠肝義膽、劫富濟貧,在江湖上頗有幾分威望。無奈高考臨近,父母怕上網影響學習,將家裡電腦顯示器藏了起來。於是,這位蕭大俠也在虛擬世界失蹤了半年,待到高考完再上網時,這位曾叱吒風雲的蕭大俠已死於神龍教教主的掌下,富貴山莊也被惡人所滅。但這並不妨礙她繼續創作,暑假時,她又化身另一名俠客,在江湖中繼續闖蕩。

可如今,她在所有的社交媒體上都是實名註冊,因為加了不少同事客戶,發朋友圈時也總是瞻前顧後。雖然有分組功能,但意外總是常態,不是被父母看見「危險」的言論,就是吐槽公司的話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老闆耳中,幾次慘痛教訓下來,她索性不在朋友圈發個人生活,只是偶爾轉幾篇文章。

她說,特別懷念那個匿名的時代,在另一個世界創造另一個人的感覺神秘而浪漫,虛擬和現實的距離沒那麼近,也沒那麼遠,一切全看你怎麼把握。在金庸茶舍,不少人通過虛擬人物互相調情,張少俠跨越大半個中國去看李郡主,但在現實中兩人可能你住朝陽我住海淀,只隔半小時車程,於是戀情從網上走到了網下,從床下走到了床上,最後扯證結婚,傳為江湖佳話。

前年《網絡安全法》實施之後,實名制成為了必須,如果沒有身份證,在大陸你就沒有手機號,如果沒有手機號,你就註冊不了任何互聯網服務。於是,這層本來就很薄的面紗就這麼被強行揭下,創造虛擬身份的趣味完全喪失,不少人索性就用實名註冊,虛擬和現實沒有了「兩制」,慢慢就變成了「一國」。

她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剛上網時,最吸引我的就是變成另一個人。我註冊聊天軟件,性別總會選女,然後按我想像的女孩子的口吻,和網友惡作劇般地聊天,聊得深了,有些人竟問我要電話號碼,這我總是慌亂地把他從好友列表中刪除,然後再打開在線搜索功能,尋找下一位「幸運」的陌生人。

後來上高中時,BBS開始流行,我們學校不用住校,大家放學後就特別愛上BBS談論帥哥美女、籃球電影。當時因為電腦玩得還不錯,被老師任命為學校論壇的管理員,上任第一件大事,就是要給各個區選版主,在各個版和壇友們打得火熱是必須,待物色到最合適人選後,再發信息聊天,來回幾次聊得不錯,就到了面基時間。二十分鐘休息的大課間,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高二某班的門口,詢問XX在嗎,一兩分鐘後,就見到了本尊,然後一陣高中生式地打招呼,趕在上課之前匆匆趕回教室,之後我們就又回到了虛擬世界。除了為數不多的壇友會,我們絕大部份時間都在網上交流,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若干年後,他去了美國,我來了香港,但也在網上常常聯絡,不覺生疏。

管理論壇的一年多,我見了不少網友,而且不少都是從虛擬世界的網友變成了現實世界的朋友,這也讓我打破了「年級壁」,認識了不少師兄師姐、師弟師妹。

但也有虛擬關係是走不進現實的,但這些偶然發生關係可能會影響你一生的選擇。大學的時候,我經常會去一個叫「1984BBS」的地方,從這個向喬治・奧威爾致敬的名字中也可以嗅出論壇的氣質,在2008年到2010年,它是中國最知名的時政新聞類論壇,當時中國最知名的評論人和知識份子,都是論壇的常客,在裡面和網友們認真地討論公共議題。論壇最醒目的地方,掛著哈維爾的《對話守則》——對話的目的是尋求真理,不是為了鬥爭;不做人身攻擊;保持主題;辯論時要用證據;要分清對話與只准自己講話的區別;盡量理解對方。

從大二開始,我每天花在這個論壇上的時間不下三個小時,在網友轉載的新聞和分享的紀錄片中,我看見了另一個中國;在和網友的討論中,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對於公共議題的熱情,而這種情緒一直伴隨我,也影響了我的職業選擇。我的專業是法學,但畢業後多年從事的工作都是新聞,我相信,這一定是在「1984BBS」時埋下的種子。

2010年10月,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公佈後,站長張書記終於頂不住重壓,宣佈永久關站,在網頁上,他留下了這麼一句話:在一起的好時光會留在記憶裡,若干年後你還能想起,曾有這樣一個地方讓你既有勇氣表達自己的真實所想,又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的思想知己。

那一年,我也來到了香港,開始了全新的生活,BBS和博客漸漸成了往事,取而代之的是 Facebook和微信。為了方便聯絡,在這兩個平台上我都使用實名註冊,以前總是線上關係延展到線下,但這些年,好像都是線下的關係延展到了線上,神秘感不在了,陌生感也沒有了,時間久了,遇到陌生人加Facebook,首先都會審查一下共同好友,如果沒甚麼共同好友,就不會接受請求;微信上更是如此,幾乎都是在線下見過面的人才加。於是,同溫層就這麼愈來愈厚,發社交媒體的壓力也愈來愈大。

現在,我常常會懷念那個匿名的互聯網時代,陌生人之間因著共同志趣彼此連結,兩個不認識的人也可以徹夜長談,現實和虛擬若即若離,流連忘返的人們就這麼相忘於江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