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大師何藩的鏡頭下,捕捉了一代人穿著底衫的美好風光。(網上圖片)
衣飾是為了我們時常轉變的身體而設的,因此注定活在當下,永恆變幻;但衣飾同時也有能力凝住過去、承載時代。每每到了潮濕炎熱的香港仲夏,佬編都會想起,是時候到利工民買件金鹿線衫了。
利工民的金鹿線衫,是它最優雅得體的名字。但在大部分時間,它會被稱為功夫衫、文化衫、飛釘底衫、虧佬底衫,或者更common及形象化的,阿伯底衫。阿伯底衫顧名思義,就是阿伯喜歡穿的底衫。梁文道曾經寫過一間位於旺角的民辦書院,叫華夏書院。書院的日常,就是早上一群阿伯,穿著白色的阿伯底衫,肆無忌憚地飛釘、讀報和抽煙。
這些阿伯為甚麼還要固執地穿著那件阿伯底衫,大概是因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大約是在5、60年代,一件well made的線衫,是需要儲起五份一人工才負擔得起的奢侈品。華夏書院那群阿伯的例子,刻劃了線衫最刻板、最入屋的形象,但這個形象也恰恰是一個香港飛速發展的時代見證。
利工民最高級的夏季線衫是金鹿牌,120支紗,沾水如絲順滑。(網上圖片)
線衫蛻變自外國的T Shirt和Henley Shirt,在西裝當道的當年,T Shirt被當成底衫穿著,但線衫卻是用來做為面衫穿著的。香港的線衫與外國的織法不同,用上了120支紗combed cotton織成,著重爽、結、幼、薄。
這些結構和織法,正正是阿伯底衫透薄飛釘的來源。但這不是奇怪的品味,而是最適合香港氣候的工藝要求。在潮濕炎熱的香港夏天,線衫的透薄確保了勞動階層戶外工作的舒適,而只有香港線衫廠才能駕馭的超高紗支數織法,則令線衫格外強韌,可以經得起多次洗濯。所以一件利工民、555的名廠線衫,是當年無數需要頂著陽光工作的勞動階層,最具功能性的workwear。一件線衫,見證了香港身為世界工廠時的技術水平,也是香港曾經擁有大批勤奮工人的紀念品。
現在買線衫,當然失去了實際工作的需要,但仍然願意付出超過200元買一件底衫,為的是那精緻的工藝、為的是提醒自己在地產、金融以外,香港還保有一些紮紮實實的美好東西。在那透薄的阿伯底衫之下,乍洩的除了隱約的乳光,還有我們金光輝煌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