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覺得一個好的世界,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女人節」創辦人、詩人及性別研究學者黃鈺螢(Sonia)說,另一「女人節」及Sally Coco創辦人呂穎恒(Vera)則在一旁點頭讚成。2021年的世界,好像翻了一個面,應怎樣面對這樣的一個世界成為了一道難題。今年的「女人節」就以「神奇女俠的新世界準備指南」為主題,與大家一起想像烏托邦。 (閱讀更多)
在走進獨立電影導演許雅舒、舞蹈家黃碧琪及藝術家黃嘉瀛聯合創作的劇場節目《千高原》之前,你對它一無所知;正如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和加塔利在其著作《千高原》中所說:「在知道身體可以用來幹甚麼之前,我們對它是一無所知。」 (閱讀更多)
很多人每天聽見鳥鳴,卻一無所知,作家趙曉彤今年出版的《翔:雀陸香港》,寫盡香港鬧市雀鳥,記錄與各種雀鳥相遇的場面,從中找到觀鳥的樂趣,並將人與鳥之間的距離拉近,用另一種角度觀察我們身處的社區。 (閱讀更多)
紅眼在2010年的明報訪問中說過,「因為心裏有些一定要寫、不然以後會後悔的故事。」十一年後,紅眼已是媒體多面手,專擅影評、流行文化隨筆,更是《藝文青》總編輯。最新出版的小說集《伽藍號角》,一來是他回歸久居的成長地元朗,二來是他近年在困身的文字工作之中,如何找到平衡創作的嘗試。 (閱讀更多)
不以地區,以街道作為單位,邀請不同作家書寫他們親密而熟悉的街道生態,織出香港社區複雜多元的藍圖。香港文學館的《我香港・我街道》今年出版續集,加上副題「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顧名思義,是不單單由本地作家掏出其對街道的雜憶,更具創意地要求作家找出記憶中同名異地的街道,把香港的印象疊印到世界裡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