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度年華.廿八】尼采:悲劇的誕生

廿八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8-10-24

1872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28歲。


28歲是尼采在德國古典文字學界身敗名裂的一年,卻又是哲學家事業啟始的一年。如果要理解尼采的28歲在做甚麼,必須先從他所感興趣的學科說起。


尼采的學術經歷過兩次轉向,第一次是從神學轉移到古典文字學。尼采自小就是天才,也被家人寄予厚望,他的中間名威廉(Wilhelm)與當時的國王威廉四世同名,巧合地他們連生日都是同一天,父母希望尼采日後可以成為出色的神學工作者,而且尼采從小就是個天才學生。然而,尼采在大學時期受到青年黑格爾派的影響,開始懷疑神學,最終決定放棄神學而轉向古典文字學。


轉向古典文字學的另一個原因,以尼采的話說來,就是他需要一些規律性的學術活動,來約束自己藝術上起伏不定的情緒。他自中學就開始讀拉丁及古希臘文,在大學時期更能堪稱專家。他在萊比錫大學拜拉丁文教授李秋(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為師,李秋極為賞識尼采,甚至在他24歲之時就推薦他到瑞士巴塞爾大學當教授,李秋在推薦信裡寫道:「如果上天讓尼采活得夠長的話,我可以預言,他會有一天成為德國古典文字學界的佼佼者。……他簡直將會想做甚麼都可以做到。」(黃國鉅譯)


然而,當《悲劇的誕生》在尼采的28歲之年出版後,就連李秋都給予尼采負評,因為《悲劇的誕生》與當時德國著重考證的古典文字學路數完全不同,《悲劇的誕生》是一部哲學作品,尼采通過這部作品向叔本華致敬,並肯定希臘悲劇的積極正面意義,這是尼采從古典文字學向哲學的一次轉移。此後,書中「酒神」與「太陽神」的一組對比概念就貫穿了他日後的作品,意思當然不是說這兩號人物會重複出現,而是代表著生機、無序、動力、運動的「酒神概念」,此後化身為「查拉圖斯特拉」,作為批判科學的秩序與僵化固定的化身。


美國哲學家馬歇爾.伯曼在他的著作《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裡提到,二十世紀兩個對現代化批判得最深刻的作家,一個是馬克思,另一個就是尼采。當學者將尼采與現代主義連接在一起時,就經常會舉出《上帝之死》來論證神學只不過是學科建構、《道德系譜學》的詞源系譜研究方法、《不合時宜的考察》對於現代性的反思等等。但其實在尼采28歲時出版的《悲劇的誕生》,就已在反思太陽神阿波羅所象徵的秩序、進步、理性與希望,也就是十八世紀以來的現代主義理性傳統,尼采想要批判的,就是這種對於理性的盲目崇拜。而人應該回歸的正是酒神狀態,從無序與瘋狂中檢視,「人」究竟是甚麼東西。


但先知總是孤獨的,尼采的28歲過得並不算如意,他的導師李秋公開批評尼采的背叛了他的母親(古典文字學)、他過往的崇拜者,一個比他年輕四歲的文字學學生默倫多夫(Wilamowitz-Moellendorff)公開批判尼采「強暴了歷史事實與所有歷史研究方法」(rape of historical facts and all historical method),此後尼采的課堂變得冷清,也被古典文字學界排斥杯葛。但他並沒有放棄哲學的研究,反而越戰越勇,接下來幾年寫下幾部研究現代思潮時不能錯過的經典,輯錄成《不合時宜的考察》,1878年又出版了《人性的,太人性的》,可以說他的哲學之路沒有受他人的責疑而中斷過。尼采的路,是查拉圖斯特拉的路,並告知世人:「如果你想走到高處,就要使用自己的兩條腿!不要讓別人把你抬到高處;不要坐在別人的背上和頭上!」


1872年,尼采,28歲。距離《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出版,尚有9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