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評論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5-30

【編按】2018年2月16日,中國導演、作家胡波的電影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在德國柏林電影節首映。同年十一月,影片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之後還獲得第42屆香港國際影展觀眾票選大獎、第18屆波蘭新視野國際電影節觀眾獎等眾多獎項;在香港數場電影節中,這部戲都是出了名的一票難求。儘管如今關於這部片子的討論紛呈,它與它的作者,乃至入戲院觀影的每個人,都仍然十足寂寞。我們羅列出刊登於「虛詞」的三篇評論,包括羅昊培與陳子雲的影評、以及忤尚寫關於電影原著《大裂》的書評,三位皆是年輕評論人,或也因此呈現出一道獨特的青春殘酷物語。他們細膩的觀察和閱讀中,又找出了甚麼我們未能發現的事物?

羅昊培:〈行走於雪上:記《大象席地而坐》〉

所有的死亡,都殘忍的反映在生者之上。生者的臉龐如此清晰,卻無法清晰看見周遭一切。生者彷彿註定要見證死亡的虛無,因此背上模糊不清的十架。現實中我們往往是活在別人死亡的漣漪中,即使那人與我們無關,我們也會陷在這千絲萬縷的塵世中,殊途同歸,尋找那不存在的大象。


忤尚:〈讀《大裂》:讓導演胡波相形失色的小說家胡遷〉

真正成就這本書的,是胡遷剔透的語感,幾乎一筆 一裂帛。例如「喬桑卻想著如果他吐一口痰,一定愈滾愈大,然後壓垮自己所在的這輛大巴」這個在兩個故事中重複出現的表達方式,例如「太陽已經被樹枝刺到邊緣。此時我們每說兩句話,樹枝就再刺進去一點,又是一點,直到它疼得閉上眼睛」,又例如是讓我看到激動得要停下來緩緩的「我努力去感受這條街道,並相信它是正確的,我必須要相信周遭的一切是正確的,這讓我很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相信世界沒準是對的,並認識到出問題的是自己。」不知道他到底是在世界的角落裡默默觀察了多久,才煉出來這樣犀利的語言,才能看出來「天空是一種在慢慢結冰的顏色」。


陳子雲:〈《大象席地而坐》:不得不如此/去看看吧〉

《大象席地而坐》於我,是這樣的故事。唯一而相當重要的分別,是韋布那句「去看看吧」。四個人在城裏,一日內發生的種種事情,使他們走上去滿州里看大象的路。他偷了誰的手機,手機有誰和誰廝混的證據,他上了誰的床,他誤殺了誰的弟弟,老狗走了去哪,又誰給了誰一支桌球棍⋯⋯生活於這四個人及更多人而言,猶如一場情緒或遭遇的流轉。


延伸閱讀

《花椒之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11-20

《淪落人》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5-04

《G殺》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4-11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周處除三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5

堂郎

小說 | by 李俊豪 | 2024-04-05

一個清明,和無數個

散文 | by 王崢 | 2024-04-03

臺灣現代攝影之父張照堂離世 享壽8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3

以後

散文 | by 黃戈 | 2024-04-06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