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我認識的一位5歲小女孩晴晴︰「你多久没去公園玩啦﹖」她撇了一下嘴,悶悶不樂地回道︰「幾個月吧!」我繼續訪問她︰「那你每天放學後在做什麼﹖」她也繼續不開心地分享她的日常︰「有很多老師來我家教我不同的東西,今天是學鋼琴,明天是公文數學,後天是英文……」說著說著,她的頭越垂越低,聲音也越來越微弱,弄得我都不忍再問下去了。可憐的孩子!
這是香港一個中產家庭裡典型的例子,完美地詮釋什麼叫做「適得其反的學習」,父母的教養計劃對孩子全人發展的幫助弊多於利。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華人社會中,可能與中國人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思想有關。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應該也有不少類似的個案,不同的是可能孩子放學後每天跑補習社、課輔班、安親班等等地方,待到傍晚甚至晚上才回家吃晚飯。週六日還有上不完的興趣班在等待他們,這就是我們這世代孩子的日常。
追根究底,這種情況的成因也與父母的工作忙碌有關。現代的父母大都是雙職家庭,父母没有時間參與孩子的日常。這造成父母的心理產生一種焦慮︰「孩子現在在做什麼﹖」、「有没有好好學習﹖」、「會不會所有時間都在玩耍﹖」於是,父母想時刻掌握孩子的動態以撫平內心的這種焦慮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孩子交到一些能夠向他們匯報孩子現況的成人手中,方便父母時時刻刻透過手機去監控孩子的學習進度。我們可以統稱這些被委以重任的成人為「代理父母」,他們有的是補習社人員,有的是家教老師,有的是學校老師,有的是保姆,他們被賦予的重責就是確保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因為大部份父母都接受不了孩子每天無所事事,不知道在做什麼的狀況。
這是多麼可悲的社會現況啊!我們的孩子就是生活在其中,可以想像隨之衍生的問題「多蘿蘿」。有的孩子情緒無處發洩,長期處於暴躁易怒或者沮喪無力的狀態中,有的孩子甚至罹患焦慮症或憂鬱症。我身邊曾經出現過的個案是幼稚園高班孩子掉頭髮,頭頂中間光禿了一塊,醫生的診斷結果說是因為焦慮。也有一些孩子日常生活太過密集緊張,罹患失眠症。有的孩子缺乏戶外玩樂的機會,運動量不足,產生肥胖的問題。有的孩子在電子產品上尋求玩樂的代替品,沉迷電子遊戲。
這些問題衍生的原因是孩子的天性需要玩樂,但他們的生活極度缺乏玩樂的空間和時間。要改變這些大家都不樂見的社會現況,首要要改變的是父母的教養觀念。
首先,父母要明白並理解「玩樂是孩子的任務」的重要性,孩子透過玩樂的過程能夠發展個人的體能、社交、自我形象、情緒的層面,從而達致健康及全面的個人成長。端看歷代知名的幼兒教育學家如何看待兒童與遊戲的關係︰
福祿貝爾(Fröbel)︰遊戲是兒童最純潔、最神聖的心靈活動,是兒童的內在本能,它帶給兒童喜樂、自由、滿足以及內外在的平安,而且活動本能日後將會逐漸發展成創造本能。
皮亞傑(Piaget)︰遊戲帶有同化於自我的作用,並具有創造性想像的成份,這種創造性的想像能引發未來的思想與推理能力。
杜威(Deway)︰遊戲是兒童的第二生命,亦是兒童生活中的主要活動,當佔兒童生活的大部份時間。兒童能夠從遊戲中學習,寓工作於遊戲。
按照教育學家杜威的講法「遊戲是兒童的第二生命」的話,換言之,成人剝奪孩子玩樂的時間等於在剝奪他們生命的一部份,而且不是無關重要的一小部份,而是「主要」又「重要」的一大部份。也許你會說,這是過份嚴厲的指控,可是,無可置疑的,這正正是現今的父母每天在做的事。只可以說,為人父母者,因為教養知識的缺乏,有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麼事。對孩子來說,這些教養方法又造成了怎樣的傷害和缺失,以致孩子不能活得像一個孩子。
雖說為人父母者,一切作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的益處,但適得其反的例子真的俯拾皆是。所以,從今天起,讓孩子多一些自由玩樂的時間吧!他們不必急於成長,不必急於坐下學習,他們需要的是盡情玩樂,在玩樂中成長,在玩樂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