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errible 2、Horrible 3來形容處於反抗期的兩三歲孩子,相信對許多家長來說並不陌生,但原來提出Terrible 2的美國兒童心理學家Louise Bates Ames,沒將三歲孩子形容為Horrible 3,而是Friend or Enemy亦敵亦友。雖然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展軌跡與獨特性格,讀育兒書總不能照板煮碗,但透過了解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基本需要,可為家長做好育兒心理準備,到子女在某年齡出現相類情況時,大可不必手足無措甚至擔憂恐慌,這樣孩子也能較安穩地渡過滿有壓力與挑戰的成長階段。
我家小孩快三歲半,對照Louise Bates Ames的描述,不少地方也真如她所言,在捱過了吵鬧不安的兩歲半到三歲階段,也真迎來了安靜的三歲至三歲半日子,笑的時候要比哭的多,對於我的要求也比較能妥協。可是孩子的成長階段由「穩定」與「不穩定」交替出現構成,三歲半到四歲之間再次處於「不穩定」階段,「反抗」是最大特徵,對媽媽更是凡事作對,怪不得被人理解為Horrible 3。
Louise是兒童發展階段研究的先驅,其著作《The first five years of life》早於1940年出版,但當中對幼兒發展的觀察與分析至今仍然合用。相信由於原著頗為厚重,所以現在市面上可購買的版本和中文翻譯版,皆將之拆散為《你的一歲孩子》、《你的兩歲孩子》諸如此類。由於Louise後來於1946年再寫了《The child from five to ten》,所以從零到十歲孩子的發展狀況,你都可以透過閱讀Louise的著作而略有掌握。
在《你的三歲孩子》一書中,Louise指出孩子三歲的時候,家長或不需要專家的幫忙和忠告,也能平穩過渡,但來到三歲半,孩子卻變得內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所以當家長誤以為子女的固執是因為他太自信,可實情卻與之相反。由於缺乏安全感,孩子甚至會出現口吃、常摔交、啃指甲、挖鼻孔、摩擦性器官等行為。如果對孩子的發展進程不認識,見到孩子的行為突然倒退,相信會令不少家長大為緊張。而正正因為不安,所以孩子才會試着頑固地去控制外界。
近日我家小孩突然莫名其妙地哭起來,例如一次陪他玩恐龍火車玩具,由於現在他會把不同的玩具配搭來玩,所以在木製恐龍火車玩具建立的樂園中,也有塑膠小動物。三歲的孩子喜歡玩想像遊戲,我也投入地陪他玩,拿着其中一隻木製恐龍,扮作要吃一頭塑膠鹿,豈料孩子卻突然傷心大哭起來,說怎麼可以吃小鹿,最後我只能安慰說:「不吃不吃,這恐龍樂園裏的動物都只吃菜。」又有一次,他自己伸直雙手上下開合,扮起小鱷魚的大嘴巴來,然後要求我扮演鱷魚媽媽,還開合雙手來要咬我,於是我便也學着,開合雙手來回咬,怎料他又突然傷心地哭起來,說鱷魚媽媽不可以咬鱷魚BB,而且邊哭邊躺着說受傷了,需要醫治,看他的認真程度,還真覺得可以頒個最佳男主角給他了。但根據Louise描述,三歲半的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容易情緒不穩,對於破壞、破碎尤其敏感,所以「修理」玩具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
Louise說,家長與三歲孩子相處是相當美好而親密的,但到了三歲半至四歲,便得格外小心。她把三歲孩子形容為一個「旁觀者」或「等待者」,而三歲半孩子雖然較倔強,但卻是個「行動者」和「演員」。而值得欣慰的是,一些發育較慢的孩子,會突然在三歲半到四歲的階段趕上同儕,例如較慢學說話的男孩,也會變得伶牙俐齒。另一有趣的事,是小男孩的戀母情結也會在此階段出現。
Louise建議父母要時常提醒自己孩子並非你的敵人,他們不是故意要跟你作對,只是他們處於身心不穩定的狀態,所以需多費精力和心思去處理。當面對孩子冥頑不靈,Louise提議父母在堅持原則下,要求孩子做到某個程度便可,雖不可任由他隨心所欲,但也不妨讓他「贏」幾次。而由於這個年齡的孩子常跟媽媽對着幹,無理取鬧,所以讓褓母來緩衝媽媽和孩子間的關係也是一個不錯選項。Louise還特別建議可送這階段的幼兒到托兒所或幼稚園,讓他們跟別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工作,緩和一下孩子與大人的爭執。
不過,當全球超過一半人口因新型冠狀病毒被迫居家隔離,孩子們都停課在家時,了解孩子的成長特質,相信有助解決家中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