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 | by 曾詠聰 | 2025-07-29

翟彥君近日出版首本作品《夏花與秋葉》散文集,邀請曾詠聰撰序。在序中,曾詠聰指出《夏花與秋葉》既是一部個人內省、成長的散文集,更是一個文學教育世代的側寫,描繪了不同輩份的寫手和老師如何相知相交的過程。翟彥君在書中細數別人影響她的同時,一些點頭之交也在靜靜地給予她肯定,蝴蝶效應下給她改變,長成另一個有力的同行者。 (閱讀更多)

【新書】《電玩即政治:駕馭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推薦序——〈如果生命是一場不能重來的大型生存遊戲〉

書序 | by 許佳琦 | 2025-07-28

立陶宛電玩工作者瑪麗亞姆・迪特推出《電玩即政治》繁中版,許佳琦為其撰寫推薦序。在序中,許佳琦憶述自己從偷玩《模擬市民》的童年時光,至疫情期間遊玩《動物森友會》的「暖心遊戲」,到沉迷反烏托邦作品《這是我的戰爭》與《極樂迪斯可》等,認為電玩遊戲既向玩家提供逃避現實與重造現實空間的同時,亦與現實進行緊密對話。 (閱讀更多)

【新書】潘國靈《時間跨不過洞兒》自序——〈詩告白〉

書序 | by 潘國靈 | 2025-07-29

香港作家潘國靈睽違12年後,出版了第二本詩集《時間跨不過洞兒》。在序中,潘國靈視詩為生命之流的自然漩渦,而非刻意構思之作。《時》收錄了2013至2025年間創作的詩作,涵蓋情感傷逝、城市、軼事與身體疾病等主題,多源於他剎那的靈感與歲月沉澱。詩集中收錄了一首散文詩〈身體成了寫作的終極場域〉,其原為長篇小說《寫托邦與消失咒》的片段。潘國靈自言:「詩於我不僅在於詩作,也散落在小說、散文中,甚至它不是一種文類,它在骨子裡。」 (閱讀更多)

【新書】余震宇《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陳浩基推薦序、後記

書序 | by 余震宇, 陳浩基 | 2025-07-24

「香港舊照片」版主余震宇首次推出小說《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以敘事者的爺爺視角和經歷,去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動盪香港。陳浩基在推薦序中認為《白》借平凡小人物的經歷,描繪社會百態,類似《阿甘正傳》般側寫時代變遷,透過小說提醒讀者直面過去的顛沛與篳路藍縷,以史為鑑反思當下。余震宇在後記指出,書中以「白」貫穿全文,既象徵遺物與人物,也是時代的象徵。他表示故事中的爺爺、爸爸,是一條虛構的故事線,並配以多位歷史人物及香港重要時刻,以營造虛實交錯的效果。 (閱讀更多)

【新書】雷競璇《窮風流》前言、代序

書序 | by 雷競璇 | 2025-07-21

作家雷競璇《窮風流》復刻版重磅推出。這此再版雷競璇特意撰寫前言,表示是此收錄了亡妻影評人黃愛玲早期在法國時寫下的文字,或者和法國時的生活有關的未曾結集中文作品及珍貴舊照,雷競璇認為也許這些作品寫得沒有後來的成熟,卻有另有一種意義,反映出她的法國歲月。而在代序中,雷競璇書寫了他與家人及朋友在法國波爾多展開的旅程。兩戶窮留學生家庭,駕著簡陋的二馬力老爺車,以有限資源,體驗法國的度假文化,感受「窮風流」的樂天精神。 (閱讀更多)

【新書】馮以浤《春風舊雨——回歸前香港教育論說長短篇》陳煒舜序——〈澡雪精神識素衷〉

書序 | by 陳煒舜 | 2025-07-21

教育家馮以浤出版新書《春風舊雨——回歸前香港教育論說長短篇》,由陳煒舜負責編纂。在序言中,陳煒舜指出,馮先生投身教育事業三十多年間,親身經歷了中文大學成立、小學入學試廢除、九年免費教育開展等香港教育關鍵事件。本書收錄馮先生於1974至1994年間撰寫的71篇教育論述,既涵蓋精闢深刻、發人深省的專業論文,亦包括貼近生活、輕鬆有趣的報刊文字。陳煒舜分享,以《春風舊雨》為主標題,既增添文藝性的形象思維,且彰顯與《春華秋實》的姊妹篇關係。馮先生的教育經歷與香港歷史發展密切相關,使《春風舊雨》超越枯燥的教育史料,而呈現一位教育家的生命軌跡——戰後數十年間的香港風貌與風情,由此生動重現於讀者眼前。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編輯推介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