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 | by 曾繁裕 | 2025-09-15

曾詠聰近月出版第二本散文集《浮間舟渡》,找來香港作家曾繁裕作序。在序中,曾繁裕認為此書沉靜深刻,非評論所閱讀之路徑,曾詠聰意不在提供寫作定律,而是而是透過內省與書寫,無限接近文學與記憶那無法直視的「本體」。書名「浮間舟渡」既是日本地名,也象徵「不完美解答」的當下處境,將日本視為一種形而上的「他者」,藉以折射曾詠聰對原鄉香港的焦慮。 (閱讀更多)

【新書】王兆基《阿修羅時間》鍾國強推薦序——〈少年的詩〉

書序 | by 鍾國強 | 2025-09-01

香港詩人王兆基近期出版詩集《阿修羅時間》,全書共分「身土不」、「液菩薩」、「喪家犬」、「火石報告」、「世音電光」五輯,速寫香港城市與離島即景,寫土地與族群,寫世代的生命困境,寫慾望的流動與生滅。香港詩人鍾國強為其撰寫推薦序,認為王兆基的詩作正在於「未熟」好處,其拒絕油滑的「圓熟」,充滿各種未被定型的探索。鍾國強力讚〈井——我們〉及〈井——他們體内有旱災〉借井象徵父子衝突、歷史乾旱與文化傳承的枯竭;詩集在語言、形式上的大膽嘗試,有詰屈不馴的風格。 (閱讀更多)

【新書】杜杜《兩地相思》書摘——〈羅宋湯〉

書序 | by 杜杜 | 2025-08-11

專欄作家杜杜近月出版新作《兩地相思》,集結他曾於《明周》專欄發表的六十三篇散文,書寫他來回香港和紐約兩地, 以食物相思。在〈羅宋湯〉中,杜杜回朔了自己中學時期對羅宋湯的淺碟橙紅記憶,表示移居紐約後,希望把羅宋湯的真味探個究竟。藉由黃仁逵的〈羅宋裂痕〉以及黃宗江〈羅宋菜湯〉的文章對比了香港、紐約和上海的羅宋湯風味,探討其起源與多樣性,更揭示這些看似「不正宗」的湯品,其實都承載著各自獨特的「相思」,體現出羅宋湯包容百味、因時因地而變的本質。 (閱讀更多)

【新書】羅卡《記憶穿越時代》自序

書序 | by 羅卡 | 2025-08-04

知名影評人及電影研究者羅卡早前出版新書《記憶穿越時代》,書中收錄著他七十年追光逐影的人生經歷。在序中,羅卡指出此書於2018年動筆,經社會動盪與疫情中斷,後轉化為紀錄片《聲影路》,並於友人鼓勵下續寫完成。全書共八章,順時序敘述從戰中淪陷至2000年後,聚焦於羅卡的成長環境與時代變遷的互動,以及逾七十年與電影的深厚緣分。當中夾敘夾議,收入舊文引用與大量圖片,希望藉此起到增進趣味和訊息量的雙重作用。 (閱讀更多)

【新書】翟彥君《夏花與秋葉》曾詠聰推薦序——〈文學教師的拉扯和側寫〉

書序 | by 曾詠聰 | 2025-07-29

翟彥君近日出版首本作品《夏花與秋葉》散文集,邀請曾詠聰撰序。在序中,曾詠聰指出《夏花與秋葉》既是一部個人內省、成長的散文集,更是一個文學教育世代的側寫,描繪了不同輩份的寫手和老師如何相知相交的過程。翟彥君在書中細數別人影響她的同時,一些點頭之交也在靜靜地給予她肯定,蝴蝶效應下給她改變,長成另一個有力的同行者。 (閱讀更多)

【新書】《電玩即政治:駕馭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推薦序——〈如果生命是一場不能重來的大型生存遊戲〉

書序 | by 許佳琦 | 2025-07-28

立陶宛電玩工作者瑪麗亞姆・迪特推出《電玩即政治》繁中版,許佳琦為其撰寫推薦序。在序中,許佳琦憶述自己從偷玩《模擬市民》的童年時光,至疫情期間遊玩《動物森友會》的「暖心遊戲」,到沉迷反烏托邦作品《這是我的戰爭》與《極樂迪斯可》等,認為電玩遊戲既向玩家提供逃避現實與重造現實空間的同時,亦與現實進行緊密對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