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本週一(15日)揭曉入圍名單,文化部表示,今年共有293件作品參加徵獎,相較於去年,增加了超過5成(102件),創下新高,競爭激烈。而入圍的30部作品類型十分多元,包含小說、散文、詩集、非虛構書寫,當中包括由香港作家陳慧所著、由木馬文化出版的《拾香紀.焚香紀》。入圍評語稱:「香港小說家陳慧以曾獲第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的小說《拾香記》為基底,建立了續篇《焚香記》。楊佳嫻在序中點出:『從『拾香』到『焚香』,這『香』是『香港』,也是一縷心香,從本鄉到異鄉,傳繞不絕』,而小說中所敘寫的『本鄉/香』與『異鄉/香』,聯繫著三代人的悲歡離合、淚眼模糊。從廣州到香港,一家人好不容易紮下的根柢,隨著時代的搖盪,有如小人國版的紅樓夢,講述一家三代之間各人各事的心思,主角連城夫妻來到香港經商生活,他們的兒女們的性格與命運,正與香港的時代變遷與城市日常隱隱互映。《拾香記》的人情暖意,搭配《焚香記》的人性幽微,變得世故了、長大了的少年少女們,也像香港這座城市一樣,變得世故了、變得溫馴了,但那內裡的核心依然堅定、充滿榮光。」
是次入圍作品有9部作品來自初試啼聲的新人,30部入圍作品將共同競逐1名金典獎年度大獎、7名金典獎,以及3名蓓蕾獎的榮譽,得獎名單預計於11月初公布,並於11月16日下午在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2館舉行贈獎典禮。
評審團表示,從本屆作品中觀察到由於文學邊界逐漸模糊,文學也因而成為更具彈性的有機載體。不僅文類可以相互跨越、議題指涉繁複,在風格上也都各擅其美,反映當前臺灣文壇的活力與動能。除了優質的詩作與散文,今年也是小說的豐收年,入圍件數占比近半,許多作品觸及人的歷史處境與生命書寫。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非虛構文學作品的參賽與入圍頗多,議題面向含括人物報導、偏鄉高齡、離島說話、客庄史事、移工與礦工生命紀事等等,顯示非虛構文學的發展愈益豐碩,更多不同領域寫作者投身其間,也使臺灣文學風景更顯富美。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林宇軒在《文化研究季刊》之〈文化時事連線〉專欄中,以〈「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事件備忘錄〉一文整理2023年金典獎自10月公布入圍名單始所引發的爭議,包括廖偉棠詩集《劫後書》遭陳柏煜強烈批判、吳介禎的「決審觀察」受到批評而被撤下、吳明益的《海風酒店》因有評審稱其「過於刻板」而引發論爭、本年度沒有任何詩集得獎、對評審產生方式之質疑、三位蓓蕾獎得主與金典獎完全重複、本年度並未主動通知出版社報名等。
這些爭議都引致廣泛的討論,臺文館亦因此數度出面致歉或說明回應。林宇軒認為此亦正說明2023年度金典獎有許多可改進之處,「若要維持獎項的權威性,臺文館在未來勢必要做出檢討與調整,如:對書籍評語的審稿機制、評審是否維持電腦抽籤、會議記錄是否另聘專人撰寫、對各文類的專業是否平衡、蓓蕾獎與金典獎的名單重複、評審閱讀書籍時間過短、如何判定參與金典獎之資格、如何判定蓓蕾獎之資格等。」
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名單
• 《小島說話:當馬祖遠離戰地,成為自己》,劉亦著,離島出版
• 《山獸與雜魚》,林敬峰著,大塊文化出版
• 《山鏡》,張郅忻著,九歌出版
• 《女族記事》,利格拉樂.阿〔女烏〕著,晨星出版
•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巴奈、徐璐著,時報文化出版
• 《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戴伯芬著,春山出版
• 《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朱宥勳著,大塊文化出版
• 《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王仁劭著,聯經出版
• 《有蚱蜢跳》,吳睿哲著,大塊文化出版
•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吳曉樂著,鏡文學出版
• 《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李家維、廖宏霖著,遠流出版
• 《我播種黃金》,唐諾著,印刻文學出版
• 《拉波德氏亂數》,童偉格著,印刻文學出版
• 《幸運的罪》,隱匿著,雙囍出版
• 《金月蓮》,朱嘉漢著,時報文化出版
• 《夜遊:解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房慧真著,春山出版
• 《哀仔》,林佑霖著,時報文化出版
• 《拾香紀.焚香紀》,陳慧著,木馬文化出版
• 《骨鯁集》(Khu Ka Qaraw Qulih),黃璽 Temu Suyan著,雙囍出版
•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康舒雅著,游擊文化出版
• 《魚眼》,薛西斯著,凌宇出版
• 《甜麵包島》,鹿苹著,印刻文學出版
•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簡永達著,春山出版
• 《暗路》,李金蓮著,九歌出版
•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朱和之著,印刻文學出版
• 《夢魂之地》,平路著,木馬文化出版
• 《噢,柯南》,唐捐著,雙囍出版
• 《噤聲之界:北臺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和對話》,梁廷毓著,游擊文化出版
• 《變成的人》,許恩恩著,木馬文化出版
• 《髒東西》,陳栢青著,寶瓶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