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繁波漾,參差層峰峙 ——許廸鏘 X 張詠梅「筆落言詮:侶倫《向水屋筆語》注釋的意義和價值」講座記錄

報導 | by  林穎茵 | 2023-09-09

近日,第三十三屆香港書展完滿落幕,書展講座八大系列中的「本地文化歷史」以侶倫的《向水屋筆語》全本為主題,邀請了《向水屋筆語》的特約編輯許廸鏘及中文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張詠梅擔任講座嘉賓,向公眾介紹新版特色與注釋工作過程中的趣事,更帶來了從未對外披露的侶倫日記。



《向水屋筆語》:新版介紹


新版書本由第一手承接盧瑋鑾老師成果作加工的張詠梅作講解。張詠梅在整理侶倫作品時發現遠不止初版所錄的60篇,侶倫曾在《大公報》的〈大公園〉版面上刊登過不少作品,從1977年至1983年大概每週一篇,約有267篇。初版只有60篇無疑是可惜的,因此小思老師希望能將侶倫所寫的文章都集中起來再次出版,讓讀者一睹侶倫《向水屋筆語》中文章在報紙上的原貌。


除了文章數量的增加外,新版中的註釋也詳細了許多。據統計原文共約40萬字,註釋約10萬字,大部分與文化人、文學團體、出版、文化活動相關。張詠梅特別提到:「侶倫非常喜歡看電影,尤其是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寫了不少觀影感受,因此這些也有加上註釋。」


新版的編排方式也與舊版頗為不同。張詠梅憶述:「團隊曾考慮新版照舊以主題分類,但為了能呈現與舊版更多不同的信息,最後決定將文章發表時間按年份編排。侶倫創作的文章發表時間跨越七、八十年代,以時間編排便能清晰看到寫作、發表作品與時代發展、社會的關係。」


及後,張詠梅指團隊還會對照其他早期新聞學作家的回憶印證書中細節的真實性。除了對照報紙和其他紀錄外,團隊亦就不同作家的作品情況做了口述歷史,希望更了解他們曾親歷時代的資料,尤其是作家的筆名與作品,望能在註釋中有更準確清楚的說明,作出更好的呈現。



抗戰書寫:侶倫戰時日記選讀


許廸鏘指出侶倫戰時日記有涉及其家族的資料,擔心洩漏隱私,因此並沒有在《向水屋筆語》的註釋中使用。雖然侶倫先生的兒子已將日記捐贈予中文大學圖書館,但許廸鏘對公開日記仍存疑慮,直到今天才首次抽取日記中的部分精彩片段向公眾展示。


張詠梅表示侶倫曾說自己寫了很多的日記,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只有三本。1942年6月23日是第一本日記的開始,香港淪陷,侶倫開始離開香港逃到內地。當時物資缺乏,侶倫要出墟才能購買幾張紙,然後謄寫再將它們釘裝好。日記上的筆跡是很淡的,許廸鏘補充道:「當時並沒有墨水書寫,侶倫是將有色的鉛筆融化,沾取融化的墨水書寫。雖然在戰亂期間,但侶倫日記的釘裝依然非常講究。」


日記中侶倫一貫直白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如在逃難、天氣欠佳、滯留時無收入而擔心生活費時的鬱悶;也有因能在窮鄉僻壤向朋友借來幾本新文藝創作的高興。侶倫還在日記中記錄了其寫作擬題,例如《火線外》、《今日香港》、《香港雜地》,題目與當時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侶倫希望將當時的所見所聞當成寫作題材,更留下了他的寫作過程,包括他在逃難時散失的作品也有記錄在日記中。


在《向水屋筆語》中能看見作品與時代的關係,也能看見作者情感的變化與矛盾。張詠梅提到:「侶倫自身喜歡感傷頹美的東西,又認為自己的創作很嚴肅等,但侶倫整體的文風是很真誠、樸素、溫和的色彩。」許廸鏘對侶倫的戰時日記更是感受深刻:「就算在戰亂途中仍創作不斷,四周寄稿追求發表。令人驚訝的是當時環境混亂、砲火連天,出版社竟然也能將稿費寄到侶倫的手中。」他更笑言:「慚愧自己編了幾十年雜誌連一個仙都沒有給作者。」



漣漪式擴散:注釋的意義和價值


話鋒一轉,許廸鏘開始了對註釋內容的闡述。他憶起自己在追尋書本的來龍去脈時獲得了許多有趣的資訊,他所提到的漣漪式擴散的註釋方法便是如此。


許廸鏘稱他在為《向水屋筆語》中的資料進行查核時,發現侶倫書中提及有關刻畫香港作家溫濤在延安時期樣貌的書籍是錯誤的,笑言若非張詠梅提醒,自己恐怕還要花費一段時間來查證。原文中寫的是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所著的《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實為Edgar Snow妻子尼姆·威爾斯(Nym Wales)(筆名)所著的《續西行漫記》(”Inside Red China”)。


更有趣的是當時Nym Wales每在打字機打完一張紙,當時的中國共產黨資深出版家胡愈之就立刻翻譯一頁,因此這本書是中文版先出,英文版則在數月後才出版。而且英文版中並不能找到描寫溫濤的片段,只有中文版連旁枝的人物也包含在內,是最原汁原味的。


在《向水屋筆語》中,侶倫還提到了由癱瘓作家魯衡所創辦的《小齒輪》雜誌,不少知名作家包括侶倫也曾在《小齒輪》上發表文章。著名藏書家陳子善根據僅存的一份《小齒輪》的版權頁上的發行地址是澳門,認為這份刊物應是澳門所出而非香港。許廸鏘則提出疑問並嚴肅評論:「我認為不應斷定就此將其擁有權轉交給澳門,若能挖掘更多的材料,應把主權交回創作及編審雜誌的魯衡先生。」



島上的一群:寂寞開拓者的探索過程


除了註釋之外,還有註釋的延伸。這便是許廸鏘所提出的漣漪式擴散,希望從侶倫的《向水屋筆語》窺見早期新文學活動的情況和研究。張詠梅在這部分以早期文藝報章《大光報》中的副刊〈大光文藝〉作例子介紹早期香港報章上的新文學呈現的情況與二三十年代香港文壇的情況。


《大光報》的文藝副刊中包含了不同類型的文學,如早期新詩、文學評論、小說創作、文言、翻譯作品等,能夠容納新文學的作品,為作家提供發表園地。令人遺憾的是不少侶倫在《大光報》所刊登的作品都有所殘缺,但在〈光明運動〉連載的〈病〉、〈大光文藝〉的〈粉紙〉和〈愛的巡禮者〉都能窺見侶倫常用的寫作的風格,包括喜歡用第一人稱「我」及傾向使用傷感的氛圍、筆法。


《大光報》文藝副刊呈現了二三十年代思想與文化新舊交替與過渡的情況,顯示了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係、時代與社會環境對報章的影響及早期新文藝工作者個人風格的形成過程。張詠梅認為更為有趣的是香港、廣州、上海三地文學交流的情況,有些香港刊登的文章會表明寄自廣州,還會刊登上海福特汽車的廣告,三地關係密切。


許廸鏘總結到:「即使處於偏遠南方的香港,《大光報》也非常著緊跟隨國家的步伐,在推動新文學文化上篳路藍縷。前人在不斷嘗試後才開闢了今天的坦途,因此我們萬不能忘記前人的努力,這也是小思老師著急出版《向水屋筆語》全本的原因。」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