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帶個腦返學:藝術與生活的學習之旅》自序

書序 | by  楊秀卓 | 2023-04-26

“To educate is to guide students on an inner journey toward more truthful ways of seeing and being in the world. How can schools perform their mission without encouraging the guides to scout out that inner terrain?”


── Parker J. Palmer, 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1998.



一九九四年大學畢業,時年四十二歲。人到中年,從未教過書,一年內寫了十多封教職申請信。結果,音訊全無。

次年五月,經朋友介紹,終於有幸得到粉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陳耀華校長聘任,成為美術科老師,開始人生下半場的志業,一教便是十八年。

當初接到聘書時,離九月新學年開始還有五個月,心情忐忑,腦海生起幾個問題:究竟中學美術科該教什麼?如何教?青少年的學習心態是怎樣的?離開中學校園畢竟已經廿四年,這些年究竟有什麼轉變?我能適應嗎?……箇中最大的疑慮是:教育究竟是什麼?機緣巧合,朋友向我推介當時教育署 (當年叫教育署) 位於北角的美工教育資源中心,那裏收藏了多年中學美術科學生的作品。那五個月,我多次踏足中心,翻箱倒籠,細閱過千件功課,由幻燈片到實物,由初中到高中,仔細研究作品的媒介和題材,大概掌握了中學美術科的梗概,自信心也增強了。

最初幾年,一邊憑着從中心掌握的認識,訂定「穩穩陣陣」的教案;一邊則依個人創作體驗,在物料使用和創作手法上鼓勵學生作新嘗試,教與學的表現,自覺滿意。與此同時,繼續不斷翻閱教育理論書籍,由教育哲學、學習理論、美育教學、課程設計到課堂實踐等都有涉獵,希望搞清楚自己每日在學校營役,所為何事。這段自學日子,的而且確加深了對教育的認識,並提升了教與學的要求。北角美工中心那套美術教學,只重視媒介使用和技巧訓練,是上一世紀現代主義的產物。純粹圍繞視覺元素鑽研,「製造」藝術,以「為藝術而藝術」為學習目標,欠缺探索世界的精神。

上世紀九十年代互聯網出現,揭開人類社會另一個新紀元,如何善用科技及數據、融會跨領域的知識、抱守同理心及發揮團隊協作?。這都是人類在新時代極需學習的知識、態度和價值。然而,香港主流教育多年來一直離不開 DBA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教學理論,完全跟時代脫節。自執教鞭起,愈來愈感到箇中的缺失。更可怕的是,舊學制的中學會考制度僵化,只強調技巧操練,在考試短短三小時內「造創作」,實難發揮創意。結果,五年中學美術科,儼如社區中心的興趣班,每年重複鉛筆寫生、水彩畫、搓黏土、印版畫、拚貼畫等。只要學生全年交足功課、合乎考試評核的要求,就宣告完成任務。那段日子,我深感自己不務正業,懷疑究竟是個職志教育的老師,抑或是興趣班的導師?夠諷刺吧。

二零零四年,一本書重燃我對藝術教育的希望。劉仲嚴同年出版的《後現代藝術教育》,真切地呼應我篤信的教育理念:教育應從生活出發。真實的生活面貌,泛蓋個人、社區、社會以至世界,一切從感知和關心身邊的一事一物開始。其時,香港教育正大肆改革,美術科改名視覺藝術科 (Visual Arts),學習範圍亦大幅擴闊。之前 100% 以考試定生死,現改為一半筆試和一半 SBA(校內評分) ,大大釋放了老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空間,擴大探索不同表達手法的自由,不再受困於昔日着重技巧操練的教學法。從此,我真正享受到作為老師的尊嚴,嘗試開展以生活作為藝術教育的素材及切入點的新旅程。其樂確實無窮!

十二歲至十八歲的中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我無意將視覺藝術科變成一門專業,中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沒有必要訓練學生成為藝術家。視藝科只不過是中、英、數、通識、生物、物理、化學、歷史和經濟等學科之一。身為視藝科老師,我是想藉藝術這門學問,實踐教育理念。因此,藝術不是目的,教育才是。藝術是一種手法,實現教育目標 ── 培育學生成為有想像、有信念、有行動力和「認識世界,關心社會,瞭解人生」的人和世界公民。這就是我對中學藝術教育的定位。

如是,我開始以「世界」、「社會」和「個人」作三大教學範疇,並延伸出不同主題。全球生態環境嚴重崩壞,氣候暖化造成的災難迫在眉睫。由水、空氣、塑膠、垃圾、泥土到海洋污染,關注環境的藝術作品,俯拾皆是,「環境與藝術」是課程必會涉獵的主題。糧食短缺、有毒食物、食物浪費等,也是當今人類面對的生存危機。當代藝術一個經常關注的主題,就是「食物與藝術」。社會議題更為多樣:貧富懸殊、居住環境、城市空間、消費文化、本土文化、教育制度、土地正義、新聞自由和 LGBT 等等,全都貼近學生的生活,「社會與藝術」的相關作品當然絕不難找到。個人方面,我把重點放在青少年階段,圍繞個人成長的種種問題,將情緒、個人形象、讀書壓力、愛情、交友、家庭、性別、人際溝通、身分認同等等融入課堂,「自我與藝術」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繼而全情投入學習和創作。

藝術創作的表達形式尤其重要,這是呈現作品內容的美學載體,若欠缺富想像力的表達手法,最終會淪為詞不達意的平庸作品。在學校除了必教的傳統技藝外,我會鼓勵學生以更好玩的「概念藝術」、「裝置藝術」、「行為藝術」、「混合媒體」、「街頭藝術」、「身體藝術」、「環境藝術」等手法去創作。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甚少學生會抗拒新嘗試,有些同學鬼馬地盡情訴說心底話,部分同學更刻意挑戰學校權威──我全部接納這些作品,尊重創作自主。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下,同學們彼此激勵,偶爾出現超越中學生水平的成熟佳作。我相信中學藝術教育就是藉思考和創作,培育學生想像力、解難力、溝通力和協作力的過程。從鑽研的議題中,同學們不斷鍛煉批判和反思能力,滋養珍貴的同理心,成為一個「愛世界、愛社會、愛自己」和負責任的人。

本書收錄自二零零九至二零一九年來在《明報》「星期日生活」發表過有關我與藝術教育的文章,由於版面有限,為了有足夠空間呈現學生作品,文字篇幅儘量精簡。今次成書出版,我重編了部份文本,並加上解釋,整理出十個篇章,希望有助讀者細緻品味生活與藝術的相遇,感受藝術創作的可能性。最教我遺憾的是沒有好好記下所有學生的名字,書中部份作品未能註明創作者。其次,當年的功課大都用較粗糙的圖片紀錄,圖像質數參差,希望讀者多多包涵。

編書期間,重溫十多年前學生的「視覺日誌」,雖然未能納入教學主題的章節,但內容精彩感動,見證了年輕一代生命的躍動,值得好好記下。因此,我徵得學生同意後,以這些日誌作為本書最終章,是我心目中的完美總結。

感謝陳耀華校長十八年來教學生涯上的支持,讓我實現教育心願。感謝多年來的同學們,跟我一起探索和學習。感謝《明報》「星期日生活」編輯黎佩芬十年來的包容,讓我在欄目發表學生作品和教學心得。感謝馮美華和莫昭如寫序。感謝楊天帥和蔡寶賢,反覆翻查氣候變化的最新數據、核實各方資料來源、解說藝術專有名詞等仔細煩瑣的編輯工作。感謝設計師西奈用心構思書本的視覺設計。感謝黎明協助校對。感謝林天翔調校所有圖片的顏色。多謝江心怡、羅凱琳幫手輸入文稿。更感謝陳惠芳幫忙蒐集十年裡的文章,由實體報紙到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縮微資料,再篇成一個大表,過程細碎複雜,實在衷心感激。


存在的叩問——《帶個腦返學》新書會:楊秀卓對談楊秀卓,火種燃點自我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楊秀卓

香港大學畢業,主修比較文學、藝術史。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