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21

日本陶藝名縣信樂的陶藝之森,尹麗娟曾在那裡駐場兩次,與一群陶藝藝術家共同生活、創作數月。重返此處,她如數家珍:大門門把都是陶瓷,常人看不出來,尹麗娟淡淡地說「上了粙」。 (閱讀更多)

【好想藝術】黃詠詩遊走銅鑼灣,穿越生死善惡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28

劇場編劇黃詠詩,代表作品有《賈寶玉》、《香港式離婚》、《破地獄與白菊花》等。關於婚姻、死亡的主題,黃詠詩一向被人覺得絕、「去得幾盡」、鬼才。今次「好想藝術.自作業」,黃設計了一條路線,由銅鑼灣這個創作的起步點出發,看城巿的不同風景,同時思考藝術與人生。 (閱讀更多)

【好想藝術】帶走甚麼——白雙全的泰國「裸旅」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15

還未找到下一份工就辭工叫「裸辭」,未儲夠錢買樓就結婚叫「裸婚」,像藝術家白雙全這樣兩袖清風完全不帶行李、包裡只有一點泰幣、隨身是手提電話及兒子照片,叫「裸旅」。這是白雙全一直想做的一個實驗,看能否甚麼都不帶,而去一次旅行。 (閱讀更多)

青年詩人的兩種面向——專訪羅樂敏、曾淦賢

專訪 | by 李顯華 | 2018-08-13

曾淦賢和羅樂敏的詩歌風格迥然不同,或重或輕、一張一弛;或沉鬱濃烈、或輕鬆平和,但都滲透著對自然、人世、生命狀態等等的思考。 (閱讀更多)

青春回頭百年身:專訪羅冠聰

專訪 | by 洪昊賢 | 2018-08-14

上個月剛度過廿五歲生日的羅冠聰,出版了自傳《青春無悔過書》,以平實的文字記錄了他那被壓縮了的四年。過去尚未理清,青春已經逐漸離去,羅冠聰仍在等待尚未抵達的自己。 (閱讀更多)

圍爐以外,一「網」打盡

其他 | by 黃柏熹 | 2018-09-13

文化網媒面對的最大挑戰,其實來自網絡本身。網絡的所謂民主化,背後自有一套演算法,作為用家其實並不自由。譚以諾指出,讀網站的不是人,而是搜尋引擎,網媒要懂得配合搜尋引擎在文章裡加入相應的關鍵字,才能通過演算法被用家搜尋得到。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5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