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林喜兒 | 2022-06-13

近年因為疫情,表演藝術紛紛轉戰網上,不過對劉曉江、張靜瑜和孫禮賢來說,網上節目與劇院現場其實不是彼此的替代品,只是媒介不同,工具不同。「是否現場,經驗其實一樣,在音樂廳發生的事其實沒有改變。」這三位年輕音樂人,同是畢業於演藝學院音樂學院,從作曲開始,然後各自走出不同的聲音與跨媒體創作。 (閱讀更多)

誠品信義旗艦店明年恐結業 「24小時書店」模式或成絕唱?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6-10

目前為全台灣唯一24小時書店的「誠品信義店」,近日傳出因無法就續約一事與房東達成共識,待明年底租約期滿將面臨「熄燈」命運,不少台灣民眾對此感到可惜,同時關注該店的24小時書店經營模式,會否隨之成為絕唱。 (閱讀更多)

MIRROR 演唱會撲飛之亂 實名制救不了「鏡粉」 佛系、課金票何求?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6-08

香港人氣男團 MIRROR 暑假舉行一連十二場紅館演唱會,為打擊黃牛炒風,開先河以實名制售票,不過系統在引流下仍出現網絡大塞車,令一眾「鏡粉」墮入「結界」。而在內部認購和公開發售維持「七三比」的情況下,座位表仍然是一片「絕望黑洞」,有買不到飛的「鏡粉」鬧爆主辦方有錢賺到盡,直斥購票由「藍色資本」一條龍操控,有「前夫」甚至聲言會關閉數十萬人的臉書粉絲團抗議。虛詞訪問了在台「鏡粉」,了解其成功購票的心得,以及其對於售票安排的看法。 (閱讀更多)

紅地氈現赤裸抗議,遇害導演遺作獲獎:俄烏戰雲下的康城影展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6-08

因疫情睽違兩年的第 75 屆康城影展上周閉幕,今屆朴贊郁、宋康昊、是次枝和等亞洲影人贏盡掌聲。然而在俄烏戰爭陰霾下,電影藝術難與現實政治切割,是以今屆大會反戰立場鮮明,除了禁止俄國官媒參與影展,亦在開幕禮播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錄影發言,在戰爭中遇害的紀錄片導演曼塔斯.科維達拉維丘斯(Mantas Kvedaravicius)的遺作《馬里烏波爾 2》(Mariupolis 2)首映並獲「金眼睛獎-特別提名」。不過在官方明確表態的同時,容許撐普京網紅「踩場」,驅逐反戰示威者並阻礙記者拍攝等舉動,引來外界質疑大會「偽善」的批評聲浪。 (閱讀更多)

【康城影展】韓國電影人豐收 宋康昊封帝朴贊郁奪最佳導演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6-03

第75屆康城影展得獎名單日前揭盅,亞洲電影榮獲多項大獎,宋康昊憑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次執導的韓語電影《孩子轉運站》,成為韓國首位奪得康城影帝的演員,第四次入圍康城主競賽單元的朴贊郁,亦憑《分手的決心》奪得最佳導演,讓韓國電影人成為今屆焦點。 (閱讀更多)

【第三十屆香港舞台劇獎】風車草《新聞小花的告白2》膺最佳製作:再困難也要走下去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6-03

香港劇場界年度盛事,受疫情而多次順延的第三十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昨晚(1日)在葵青劇院演藝廳舉行。因應表演場地多次關閉,多個演出取消或延期,大會將 2020 及 2021 年的參選劇目合併計算。而為了慶賀劇場工作者終能聚首一堂,本屆主題定為「團聚」,共頒發 22 個獎項,由《新聞小花的告白2:白屋之夏》連奪「最佳製作」、「最佳導演 (悲劇/正劇)」等大獎,而《雄顏一笑》以及《一水南天》各獲四獎。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