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威量導演的《Mongrel》,中文譯名是《白衣蒼狗》,講述来自泰國的外籍勞工為養活老家而來台,非法兼職看護,在道德爭議中掙扎求存的故事。對比起亮麗的影視成就,曾威量說,自己是一個非常失敗的看護著,這也是《白衣蒼狗》的緣起。電影重現了記憶的苦痛,但現實永遠有辦法更加殘酷。在拍攝期間,曾威量親身經歷了意外的亡故。他在過程中不斷叩問自己:電影可以做些什麼呢?「生病的人還在生病,痛苦的人還在痛苦。」他想起,在他那屆金馬學院第一天開學的時候,侯孝賢導演就跟所有學員說,「你的電影就是你的人。」他曾經說他的每一步片都是憤怒,如今在《白衣蒼狗》裡,除了憤怒,還有認份。他提到,那是一種「不妥協的凝視」,不妥協的凝視即是「不讓那種痛苦在空氣裡面盤旋、迴蕩。」就算無法以身替苦更遑論承擔,起碼「我」在看著,一直在看著。 (閱讀更多)
村上春樹新作《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4月13日於日本由新潮社出版發行。時報出版社宣布,《城與不確定的牆》繁體中文版即將於11月22日正式出版。早在1980年,村上春樹便在文學雜誌《文學界》發表過中篇小說《城市、及其不確定的牆》。這部在43年前發布的作品,被村上春樹自己形容為「不理想的作品」,從未收錄在出版的書籍當中。村上春樹說到,這本新作是他從2020年3月開始創作,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肆虐之際。「我在疫情在日本開始猛烈爆發的三月初,正好開始寫這部作品,花了將近三年時間完成。這次翻譯由「村上御用譯者」賴明珠執筆。 (閱讀更多)
浪奔浪流。過去的兩個月,虛詞也過得浪濤顛簸。有國際性的榮譽新聞,如韓江作為首位亞洲女性作家獲諾貝爾獎。也有地域性的小負面新聞,像九月中發生的「馴化事件」。虛詞判斷處理的原則是看怎樣可以催生更多意義的網絡交集,在幾件事件中,我們發現文學中的邊界往往是被逾越的,再微小者也孕育自星群的彙集,本土就是跨域。而與香港各行各業一樣,虛詞目前最重要的是生存下去。我們感激仍然有作者,不介意我們現在無法付稿費,而繼續給我們高水平的投稿。同時,我們又要請人了,如果你也對文學及文化事務有熱情,有接受挑戰的決心,請來應徵加入我們,來這條不算易走,但路上風光優美的路。 (閱讀更多)
繼上月莫扎特推出「新曲」弦樂三重奏後,最近古典音樂界又有大師發佈新曲。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於館藏約索引卡大小紙片中,找到蕭邦未發布圓舞曲(Waltz)作品。手稿由館長羅賓遜・麥克萊倫(Robinson McClellan)所發現。經博物館以及外部專家的紙張與墨水鑒定,以及手稿筆跡以及音樂風格分析後,被認為是蕭邦尚未被發現的圓舞曲作品,手稿的創作年份約在1830年至1835年之間,當時蕭邦只有約20多歲。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認為,手稿如此之小,可能意味著它本來是作為一份禮物,因此也沒被特別注意。此外,樂譜於2019年進入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收藏,由於新冠疫情等因素,這批收藏在5年內一直未經整理。 (閱讀更多)
香港電影發行商「影意志影院」日前公布,已於2023年經董事局一致通過於香港正式解散,但影意志將以前藝術總監崔允信個人名義在台灣重新開始,並公布首項活動「影意志獨立短片獎 2025 」(HK Indie Short Film Award 2025)將於今日(1日)開始公開徵件。崔允信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當時影意志於2023年正式結業卻沒有公布,因為他們覺得影意志不過是一個團抵,如何延續背後精神才是最重要。在上週四(24日),「影意志影院」公布已解散的同時,崔允信開設名為「影意志Ying E Chi 」的社交媒體專頁,稱希望重新開始,包括推出獨立短片比賽、安排放映舊片及完成新片。他強調,新專頁跟香港已結業的影意志亳無關係。在台灣重新成立的影意志「旨在將有質素、具時代意義的獨立電影介紹給更多海外觀眾,並希望促進香港的獨立電影創作者與海外的創作者交流,擴闊眼界,滋養創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