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藍玉雍 | 2021-07-21

《克拉拉與太陽》是諾貝爾得主石黑一雄在2017年獲獎後,第一部發表的小說。承繼著他一貫細膩、深刻的筆調,但藍玉雍認為,《克拉拉與太陽》獨特的地方,是從一個機器人的視角,來描寫這個故事。換言之,他從一個常常被認為不具獨特性,卻一直陪伴著人們的機器人,去反思人的獨特性。而這種感覺和以複製人的角度,探討生命和存在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閱讀更多)

《手捲煙》:浪漫燒盡後落在肌膚的餘冷

影評 | by 小黃 | 2021-07-19

黑幫電影、重慶大廈、市井追逐、講義氣講信任,坊間對《手捲煙》的觀後感,都離不開「港味」和「浪漫」。煙絲燒出灰燼,浪漫隱含逝去。事物轉瞬即逝的本質使一切在後述中得以美化。然而,關於過去,美好的有如輕煙升騰,殘酷的會隨灰燼落下。 (閱讀更多)

《濁水漂流》:蝸牛與蝸

影評 | by 許朗 | 2021-07-19

Sham Shui Po is the New Brooklyn?之不過深水埗係窮人住嘅地方,由命題到敘事,電影《濁水漂流》都是一針見血。故事以露宿者被差佬欺侮為始,向政府興師問罪為軸,方向明確;雖則故事群戲甚多,但電影剪裁得宜,只消三兩句個細節,已經足夠勾勒出角色的輪廓。片末黃衍仁的鎮魂曲,更是猶在耳畔。 (閱讀更多)

一天醒來,台灣人與古巴人全部對調位置——從未來回首的黃崇凱新作《新寶島》

書評 | by 沐羽 | 2021-07-16

台灣作家黃崇凱的新作《新寶島》,潛藏著的是近半世紀以來的國際關係角力,沐羽這篇書評形容它是成熟的野心之作,凝視著百年來受壓迫的原住民、白色恐怖時期、以及政黨輪替的歷史,並將之置入虛構的未來,讓人在一個更客觀的遠方思考過往的問題,設定跟概念都是華文小說裡難得一見的題材。 (閱讀更多)

「我」與「香港」——讀《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

書評 | by 淑清 | 2021-07-16

雖說漂泊是港人長久的精神狀態,但「離散」一詞,還是教人很難習慣。以此心情來讀《我香港,我街道2》,淑清認為它不論書名還是輯名,當中的「我」是以「香港人」為自我符號的象徵,熟悉又陌生的情緒,所及之事物都藏著記憶中的香港,港人之根,由此而生。 (閱讀更多)

不是書評──《欽天監》的一些閱讀角度

書評 | by 江俊豪 | 2021-07-13

西西作品之難,是由她的「創新」開始。想讀好西西的作品,江俊豪認為最好能參考不同的評論,並以一個普通讀者的身份,跟有心閱讀西西小說的朋友,分享一些切入《欽天監》的角度。當老作家把話說白了,作為讀者,我們能做的可能只有更加努力。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文化交融與傳統蛻變:讀楊牧詩

散文 | by 楊小濱 | 2024-05-07

虛詞五.一致讀者信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30

小大之辨

影評 | by 亞c | 2024-04-29

【佬訊專欄】爆檸

專欄 | by 佬訊 | 2024-05-05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8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30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