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真奇怪」——《甘草薄餅》裡的現實與幻想

影評 | by 雙雙 | 2022-11-14

Paul Thomas Anderson的《甘草薄餅》在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提名,最近在M+上映。電影設定於San Fernando Valley 1973,講述25歲女主角Alana和年下男Gary的分分合合。如果說teens是青澀、thirties(及以上)是成熟,Alana正好處於兩者中點,有的評論將之解讀為一種面臨抉擇的處境。電影前段關於Alana和Gary的青春與創業,過半之後,Alana決定離開她的「B612」,到「另一個世界」走一轉。她先後到訪了老演員 (Jack Holden)、製片人 (Jon Peters) 和市長候選人 (Joel Wachs) 的星球,但都沒有逗留——在見識過他們的現實與魔幻的現實之後,她對men徹底失望,於是重返B612——kids的世界,與Gary言歸於好、彼此確認——電影就落幕在她的最後對白:“I love you, Gary.” (閱讀更多)

《飯戲攻心》的純粹

影評 | by 風緣 | 2022-11-14

風緣評近期大熱的《飯戲攻心》,認為自整體演員的發揮都很好,到片尾出現「陳詠燊出品」,有膽出自己名,是自信和對作品滿意的表現。陳詠燊主修編劇出身,編過多套電影,劇本不會有大問題。至於導演,第一套是2018年自編自導的《逆流大叔》,口碑和票房皆不錯。如果《逆》是一個成功的開始,那麼陳導就某程度上沿著那 formula 照板煮碗一次,再獲得一次成功。 (閱讀更多)

【策展序】與憂思糾纏──雜記游靜作品展的策展思路

藝評 | by 陳若怡 | 2022-11-12

作品展的標題框架了被討論、被解讀的視線範圍,那些家國的、移動的、性/別的,會否一旦命名便被設限了?於是,此次「非家非類」游靜作品展決計以「非」作為態度上的宣告,「非」是不然、不是、不對,不「只」是這樣,有抵拒定義的用意。最初的命題僅有「非家」,在仍必得窘迫地談論著的離與返、有家與無家、流動游離這些離散的家國命題之外,試圖以「非家」的「非」容納更多討論的可能,並且將「家」容納身分、性/別與各種在定義上難以歸類的討論。 (閱讀更多)

《獨行月球》:為甚麼漫畫比電影更耐看

影評 | by 賴勇衡 | 2022-11-08

《明日戰記》票房失利,不少人將之與大收過三十億的《獨行月球》比較。有評論者指《明日戰記》劇本不濟,作為科幻類型,只是玩機甲打外星生物,世界觀落後而狹窄。《獨行月球》的劇本和視野又如何?賴勇衡認為,電影改編自韓國漫畫,基調是荒誕的黑色幽默,格局上有先天優勢。但電影經過大幅改編,變成了切合當今中國主流兼「正確」的口味。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