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填詞,他們說的其實是⋯⋯——《人在》與另一個香港樂壇

書評 | by  陳嘉銘 | 2024-07-30

讀《人在》,會如同十三年來報讀周耀輝在浸會大學的歌詞班學生一樣,感覺是當然關於歌詞,但更攸關生命。


這本由《人在》團隊製作的首部作品,以周耀輝與學生作為填詞「同路人」的訪談,說了一段又一段通過學習填詞,而去思考自身與他者、內心與世界的種種經歷。雖說我們可以通過《人在》去窺見耀輝老師的教學心思,但預期說是「心思」,卻更像是對學生們的「心之教育」;因為世界畢竟沒有完美,而書中更直白社會自2019年後受運動、疫情與後來的移民潮影響,創傷所及,都見人心有待重整。學生憑藉填詞去為他人與自身深思,就是對心緒的一種啟導。


然而值得為《人在》再思的,是填詞的啟導,會是甚麼?其一,當然是來自於心的觀照;其二,就是折射出香港樂壇的另一個可能。


填詞作為內心觀照


說觀照,也像佛學修行,是洞察自我本心,開悟見性。耀輝老師十三年來在浸大的歌詞班,是《人在》所紀錄的「主角」,因為它不像電影《填詞L》人物所參加的填詞訓練班,只教人把廣東話字詞「塞」入音符,卻是要學生鑽進內心,如黃樂儀在書中談及,填詞會勾起一些平常沒有梳理的情緒(頁100)。


這近乎是以詞作讓自己「坦白重寬」的心智,在書中不少被訪對象都有言及,比如李慧詩作為「車神」以外,是在耀輝老師的課後以詞作《倖》說到教練離世和感情錯落,去挖掘心裡不願接受的東西(頁112)。歌手黃妍的尾聲訪問更說到,有靈魂而感動到人的創作,並非那種「盲目正面」的歌,而是與人分享內心悲傷,所衍生的力量(頁191)。可見以詞作坦承自身和內心,是創作者與聽眾間的交流、治療過程,比純粹以音樂作為技術,更有自省意義。


《人在》有引述耀輝老師提到「Craftsmanship」這個字,筆者會譯作「匠心」,需要「經營」;但作為「心」的經營,在書中有學生例子,比如唸社工的Holys會通過與一位女士的訪問,說到她照顧失智母親的事,讓Holys寫成了《安眠若水》,至於讀創意寫作的Daniel會以中學老師流產經歷,寫成《月循環》,都是走出自身的舒適圈去感受他人。至於唸文化研究的陳嘉朗更以《活道》寫到木匠,而讀傳理的Helen就以《毒性循環》寫到因為毒品而在囚友人的故事,等等的詞作都讓我們聽到社會上不少平民日常,其實都鮮為人知,亦偶在邊緣。


由觀照內心想到平民日常,是歌詞班的「另類教育」;而畢業學生所組成的「周耀輝歌詞班(一世唔畢業)同學會」,以至自2018年所延伸的社企「一個人一首歌」計劃,舉辦了以家、社區,與性小眾等等為題的音樂會,都在說明填詞的無限可能。耀輝老師在書中所言,班中生出的圈子讓大家有「堆」可「埋」,的確是讓學生與他人在種種社會狀況之後,心有所依。


樂壇作為社會關懷


書中有不少QR Code讓讀者可以連結YouTube欣賞歌詞班學生在音樂會上演唱自己的作品,每一段都感人至深,更儼然是樂壇盛事。筆者由此想到,耀輝老師的歌詞班,或曰是「另一個香港樂壇」——而此說可以是論述上隨時代轉化的解讀,又或者,此說會是為當下樂壇另闢蹊徑的新方向。


以論述觀之,香港樂壇從來都有「心的觀照」,但隨著年代發展都有不同。比如八、九十年代廣東歌會被指情歌氾濫,但不能否認的是,情歌作為心情演繹,是為當年主流,而可觀照的,就是僅為愛情(而大多關於失戀)的心緒。到了千禧年之後,「唱作人」之說才在港落地生根,而情歌以外,他們會為廣東歌引入更多情味;至於林夕和黃偉文在千禧前後的詞作——比如林夕為王菲和楊千嬅,以及黃偉文為容祖兒所填詞的作品等等,更讓樂迷在歌中尋見歌手的成長、心緒與感情,就是將那份心的觀照,引申到歌手的自我表達。黃偉文更有說以情歌作為實驗,書寫意在言外的社會狀況與感情,就是將這種心情觀照,提升到社會想像。


耀輝老師的歌詞班,裡頭滿有對小眾的描寫,也從前述的「社會想像」,進而實踐著「社會關懷」——這與八、九十年代,不少歌手有說的「社會關懷」或有不同,因為後者往往是指集體性行動,如籌款與善事的公開演出,以表示關懷公眾;然而當下歌詞班的社區介入,是同學彷如以人類學的觀察與記錄,埋身地為平凡人感受與書寫。社會關懷於此,讓歌手更能夠走入尋常百家。


至於說到另闢蹊徑,是香港樂壇畢竟乃一場商業角力。主流音樂,是娛樂至上,也講求競爭與品牌;這種主流以每年的頒獎禮作為例子去看,雖可見千禧之後如上文所言,因為唱作人的出現而更新氣象,卻難免仍是明星工程的重要部份。然而耀輝老師的歌詞班,卻是以詞作先行,而音樂會內的歌者就更像是說書人,要說的自然是青年學生所見的香港故事——那不是單一的、機動的官方故事,卻是承認陰暗面的,而同時是滿有現實人性的光譜,如塗鴉般展演色彩。


小結:樂壇尚有後續


耀輝老師和主流歌手,比如《人在》裡也提到泳兒和岑寧兒等等的作品,同樣關注民心;然而歌詞班的「非主流」想像,或者更有讓香港樂壇自省的況味,正是它走在商業脈絡的幾十年步履中,能否有勇氣踏上另一種路途,為創作人與歌手,去扣連更多的平凡生命,以見自身與他者的彌足珍貴。


王樂儀在書中有說,自己在2019年後的創作,因為與香港拉開了距離而發現更多可能性(頁97);此說放諸觀照香港樂壇,或正是作詞人的「心之教育」,而願意為他者作另一種距離的感同身受,可能性亦都會被豐富起來。《人在》於此,是寫作團隊的首作;至於樂壇亦然,猶幸人在而尚有後續。





作者簡介


陳嘉銘,會Busking的教書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畢業,近作有《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合著,2022)及《給香港樂壇寫笑忘書》(合著,2024)。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嘉銘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畢業,專事電影和流行文化,以及動物與生態人文學研究,並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期間,自 2012 年及 2015 年分別開設及教授「名人,明星及香港流行文化」和 「動物,文化與社會」兩個學科,是為香港大專教育裏,最初出現的明星研究及生態人文課程。近作有《寫在牠們滅絕之前——香港動物文化誌》及《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合著)。專欄見於《字花》及《藝文青》雙月刊,評論文章主要刊於關鍵評論網、端傳媒及動物當代思潮。現為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客席學者。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杏仁糖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4-09-12

説好不丹故事

影評 | by 亞c | 2024-09-11

雨中的香港 見山還是山

散文 | by Sir. 春風燒 | 2024-09-06

路殺

散文 | by 曾友俞 | 2024-09-07

管他紅杏還是南北杏

散文 | by 惟得 |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