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苑姍《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相信生命與文字的可能

書評 | by  律銘 | 2021-10-28

讀了一本書。起初沒怎樣,愈讀到後來愈扎心。

第一,第二章都是一些很片段式回憶,讀來有點零碎,不容易掌握。讀到後來開始慢慢感受到。不敢說明白,我想沒有人能真正明白另一個人的苦。一位醫學泰斗 Eric Cassell 在 1982 年時在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表了一篇名叫 the nature of suffering and the goals of medicines (註1)提到 "Suffering is experienced by persons, not merely by bodies, and has its source of challenges that threatened the intactness of the person as a complex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entity. " 這個 definition of suffering 我一直在思考,多年。重點是在 "intactness " 一字。這本書有相似的迴響:「一個人病了,就是代表永遠無法痊癒。」永遠都不再健康,變回那個不曾「病過」的狀態。沒有「大病」過的人是無法明白的,無法明白死和自己是多麼的近,是切身的問題。「死」和「老」不同,老可以不認,但死的畏懼是更恐怖。死是可以跳過「老」,直接來恐嚇人的。


【無形・共赴青山】Nothing more to say, No more ace to play——專訪蘇苑姍



書中多次提到 Susan Sontag。Sontag 的著作重要,但我覺得未能完全回應作者的苦。(不打算在這裡分析太多因為不是這次我想討論的。)

10月5日在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註2)有篇文章講年輕醫生的 burnout ,其實之前有紓緩科醫生也發表過關於 burnout 的文章。對付 burnout 是重要的。有時候會思考為甚麼醫生會 burnout ?讀這本書會讀到一個病人的親身即第一身的論述病的過程和遇到的事。這會引發起 compassion (測隱之心/憐憫/同情)。很多文章討論 compassion fatigue 和 burnout ,但也有文章討論 compassion prevents burnout 。這是很有趣的。 Compassion 和 empathy 不同。Empathy 通常譯作同理,愈能同理有時會愈痛苦。反之 compassion 有點居高臨下。有前輩說過。


Kubler Ross 從病人中觀察出 5 stages of grief 即 depress, anger, denial, bargain, accept,她在後期的著作有說到這只是一個觀察,沒打算變成金科玉律,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必然經過(註3)。最最重要是 acceptance 並不是終點,醫護也不應該將令病人 accept 變成 goal of care。Kubler Ross 的論述幫助了很多健康的人更容易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但這對病人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讓一個病人能夠活下去是需要空間,需要讓「他」一個人不感到孤單。我沒有靈丹妙藥(有就唔駛係度齋講)。心理學家 Kristin Neff 提倡 common humanity (共同人性) 或者 self compassion (自我慈愛)。 如果你查 Wikipedia ,common humanity 是沒有自己的條目,是歸在 self compassion 以下(註4),是引 Kristan Neff 的 definition : recognizing that suffering and personal failure is part of the shared human experience rather than isolating. 後面會再討論。

書中有些句子特別觸動到我。

「為對的事繼續活著」(pg.114)


我嘗試想像作者在病中和無盡的抗癌治療應該是很累,但她真的讀了很多書,這也許是因為覺得這是有意義的(meaning)甚至是生存的意義(meaning of living on)(我不知道有沒有這個 term,今早發明的)。相反,有些事,有些人,根本不值得為它動怒,因為其本質的淺薄,就如飯面的薄薄的焦,並不長久,亦不代表甚麼。

書寫的是病的經驗,但內裡反應的是世界對病和病人的不包容而產生的誤解和引申的苦難。


「如果,那時有人願意拉一把」(pg.114)


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外人無法明白,甚至不察覺一個人活在多大的苦難中。 common humanity 某程度可能是出路因為是由病者本身出發去 dissect 自己的經驗,並發現自己的處境並非想像中獨特或者世上有人經歷過甚至現在也受著相似的苦,從而在心理上和他人結連再進而選擇尋求幫助或幫助別人。這是由 common humanity 的心理狀態轉為 connectedness 。


「一個(你)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pg.119)


這個書名起得很好,也很差。我得承認最初是有一點誤讀,以為是「一個人可以活下去」,是另一本正能量心靈雞湯。後來,讀了一兩章卻發現完全不是這回事。但作為寫詩的人,從來都喜歡歧義,生命和文字都是充滿可能,讓讀者自行解讀。亦因為我們相信可能,他才有可能活下去。


(標題為編輯擬定)


註:

1. E J Cassel.(1982) The nature of suffering and the goals of medicine. N Engl J Med. 1982 Mar 18;306(11):639-45.
2. Kwan, K. Y., Chan, L. W., Cheng, P. W., Leung, G. K., & Lau, C. S. (2021). Burnout and well-being in young doctors in Hong Kong: a territory-wide cross-sectional survey. Hong Kong Med J, 27.
3. Kübler-Ross E, Kessler D (2014). On grief & grieving : finding the meaning of grief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of loss. New York: Scribner. ISBN 978-1476775555. OCLC 863077888
4. Self-compassion, From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compassion (assessed on 28/10/2021)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律銘

偶然寫詩。喜歡自己的工作,是和別人同行生命的一段路。著有詩集《如今常存的》,《所望之事》,《沿道尋回》。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