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獲邀參加一個展覽,要為作品撰寫文字,創作期間正值街頭抗爭不絕,烽煙四起的日子,安坐家中趕緊在展覽死期前完成作品,沒法專心也自覺創作「離地」。雖然展覽是關於土地,關於本地歷史,總覺跟當前社會沒有連繫,要記錄此時此刻,想到利用藏頭詩,盤算要明一點還是暗一點,要讓全世界都看見還是聰明人才看到?
最後其實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看來是失敗之作。
藏頭詩流行至今,大概是因為格律不多,夠平民化。恕本人孤陋寡聞,原來網上有不少藏頭詩產生器,都是大陸及台灣兩地的出品,其中一款由兩萬首唐詩的數據庫中拼湊出獨一無二的藏頭詩,只要輸入十個字以內的字句,然後揀選五言或七言,不到一分鐘產生了一首作品。日後看到甚麼古古怪怪似懂非懂的藏頭詩,很可能就是來自唐代諸位詩人的混合作。
那麼怎樣才算是出色的藏頭詩,隨便上網找找,大都會提到《水滸傳》中,智多星吳用編出的一首藏頭詩,成功把盧俊逼上梁山。
「蘆花叢中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游。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難逃可無憂。」
吳用扮成算命先生到訪,說他將有血光之災,破解方法是出外躲避。寫在牆上的四句詩成了盧俊造反證據,那就騎虎難下,真的反抗了。
另外一首被視為經典的藏頭詩,是來自《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
「我聞西方大士,為人了卻凡心。秋來明月照蓬門,香滿禪房幽徑。屈指靈山會後,居然紫竹成林。童男童女拜觀音,僕僕何嫌榮頓?」
藏頭詩示愛,成功塑造文人雅士之形像,浪漫非常。藏頭詩用作政治與愛情,也關乎表態,要有含蓄之美,要靜靜雞贏。政治跟愛情,在甜言蜜語的迷陣下,可能都是謊言,於是藏頭詩也就大派用場。優秀的藏頭詩讀來不會突兀古怪不知所以,卻在有意無意間看到別有所指。藏頭詩雖然通俗,有說難登大雅之堂,然而創作出色的藏頭詩絕不容易,要兼容兩重意思,外一層內一層,笑裡藏刀,暗藏殺機,明煲暗貶,或是要有弦外之音。不少藏頭詩都是打油詩,多用作諷刺時弊,抵死幽默。古往今來,藏頭詩這種文字遊戲,作者期望找到知音讀者,這樣才夠過癮。而因為要藏頭露尾,來自民間的藏頭詩往往是不知名,作者缺席,好像去年十二月在台南市街頭的巨型廣告板上,出現八句疑似支持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七言絕句」,細看之下,從每句頭一個字串起來是「祝草包韓國瑜落選」。最終台南市政府以「未經申請廣告物許可」為由要求自行拆除或補辦申請手續。看來這個廣告的知音人實在太多。
去年八月,香港市民李嘉誠,在報章刊登反暴力聲名,卻有網民從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由上而下,由左至右卻看到:「因果由國 容港治己」八個字。加上同日的另一廣告:「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助攻,自然引來香港人更多的遐想。李嘉誠是否真的在這裡露出黃絲的尾巴?還是我們一廂情願,所以穿鑿附會?。藏頭露尾,就是令你估估下。當然在民主社會人人享有言論自由,藏頭詩是好玩的文字遊戲。而在全方位打壓言論,以言入罪的年代,藏頭詩也就更大派用場。不久之前,孔聖堂中學署理副校長,在facebook 轉發「XX死全家」藏頭詩,卻被校方終止其署理職位,隨後該名老師更登報發表聲名,澄清貼文不是自己原創,只是轉發,並表示不察覺當中其他含意。藏頭詩好玩之處,正是「你吹我唔漲」的精神。雖然社交媒體本質跟含蓄低調似乎是各走極端,在凡事「利申」與玩Hashtag 的文化下,「明就明」與「不解釋」已經說明了一切。藏頭露尾就是隱隱晦晦,注定與黑暗匹配。當世界容不下嬉笑怒罵,更要多作藏頭詩,有益身心。
近日網上流傳的另一首英文藏頭詩,據說是一張來自菲律賓醫療機構關於武漢肺炎的宣傳海趣,當中提出五大要點,每句頭一個字母加起來,正是「WUHAN」。五句句子都寫得很正常,是有心或無意也沒有分別,反正神女總是有心。
(題為編輯擬定,原題為「藏頭露尾 心照吧」。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虛詞.無形」及香港文學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