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1-12-15

張愛玲的短、中、長小說超過廿篇,說不多,也不少,在文學史上造就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中、港、台學者對她浮華城市的蒼涼筆觸。但歷來把她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只有六部,最近上映《第一爐香》在國內負面評論鋪天蓋地,江俊豪則有意為許鞍華平反,認為電影正好見證香港這個人欲橫流的城市,多元的雜種,笑罵間留下那餘燼的爐灰。 (閱讀更多)

被消失的痕跡——讀周漢輝〈無傷〉

其他 | by 嚴瀚欽 | 2023-05-19

香港詩人周漢輝常常在其詩作,以敘事方式讓故事和回憶如影像般不斷流動,慢慢進入書寫對象的生活甚至內心。嚴瀚欽以收錄於《光隱於塵》的詩作〈無傷〉為例,細談該詩作當中的鏡頭運用,以及所產生的新的敘事效果。 (閱讀更多)

《快樂第四名》——當興趣變成最討厭的事

影評 | by 黃思朗 | 2021-12-08

曾以《快樂到死》而廣獲好評的導演鄭址宇,2015年所拍的電影《快樂第四名》,探討何謂快樂之餘,也藉此引發觀眾對教育的反思。在我們為勝利選手而歡呼的同時,往往製造了無數在旁襯托的失敗者,正如戲裡的「萬年梗頸四」俊昊。這部將於「新浪潮.新海岸:釜山國際電影節」重新放映的韓國作品,值得各位家長細心一看。 (閱讀更多)

村上春樹的衣物收集:市川準的《東尼瀧谷》

其他 | by 艾苦 | 2021-12-08

濱口龍介新作《Drive My Car》受國際好評,艾苦由此談及村上春樹的《村上T》,以及被市川準改編成同名電影的《東尼瀧谷》,剖析改編自他短篇故事以成的電影。或許,正因這種基於日常的視覺,村上的故事才有這樣著地的感覺。 (閱讀更多)

地獄邊緣的蟻群——評《智齒》

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1-12-14

鄭保瑞執導的電影《智齒》,英文片名Limbo語帶雙關,其一意思正是靈薄獄。「斬哥」的嗅覺讓他更步步邁進靈薄獄的邊緣,憧憬在地獄門前可保存逝去溫暖的家庭記憶。王桃神經的敏銳讓她良心長期在地獄邊緣受煎熬,故她甘心被「斬哥」利用,甚至成為連環殺人犯的誘餌。可惜螻蟻只能在垃圾堆裡偷生,不配成為救贖的羔羊。任凱則要在血腥味裡一點一點品嚐智慧(齒)帶來的反噬⋯⋯ (閱讀更多)

從死亡意識中開出鮮花——黎海寧《九歌》觀後隨感

劇評 | by 陳煒舜 | 2021-12-02

黎海寧編舞的《九歌》第四度公演,門票瞬即爆滿,中大中文系教授陳煒舜本身研究楚辭,觀演後相信它掙脫了朗麗綺靡、耀豔深華的傳統羈絆,以瑰詭而傷情的觸感,講述不安穩的現世,同時將現世與洪荒相聯通,展現出人類在衣冠禁錮下那躁鬱真誠、任性任情的「裸猿」本色。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編輯推介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