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1-10-11

樹與地方的關係本來密切,而我們值得向植物借鑑更多。如果以植物的角度來思考一個社區,那會是怎樣的?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新書《樹心邊.新蒲崗》,收錄作家創作與街坊訪談,也有來自公開的社區徵集文章,藉此喚起讀者對於樹木、自然的愛護與認識之興趣,更了解新蒲崗這棵大樹的年輪。 (閱讀更多)

【虛詞・全文追星】喜歡MIRROR嗎?就學做一個有生產力的粉絲

其他 | by 陳海雅 | 2021-09-23

在這苦情的社會中,MIRROR的出現讓人暫且忘掉不快,作為一個中年人的陳海雅,即使早已過了追星的年齡,但她卻想為喜歡的偶像,把熱情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閱讀更多)

【無形・全文追星】情感聯盟:偶像文化的議題

其他 | by 洛楓 | 2021-09-20

討論「偶像文化」必然牽涉兩個陣營:被崇拜的明星和追星的迷,洛楓縱觀西方學者的理論,找出對應「後2019」香港偶像文化的關鍵詞。當城內人長期身陷低谷,還要面對無盡的抗疫疲勞,追星變成另類的出路,讓心靈與 (閱讀更多)

中秋

其他 | by 曹疏影 | 2021-09-16

中秋將至,又是吃月餅的時候,但月亮明明在天上,怎就被包圍到餅皮裡,給困著,被吞落?曹疏影的中秋散文詩,月亮團一個無光的所在,再被撞,引地上的海潮來紀念那撞擊之痛。 (閱讀更多)

【無形・全文追星】追星族的逆襲

其他 | by 查映嵐 | 2021-09-17

但凡有人喜歡,自然有人厭惡,無論是在現實生活還是在網路上,都有為數不少的haters不遺餘力地攻擊MIRROR以及其粉絲群,作為鏡粉的查映嵐,卻在近月的追星現象中,反覆看到非理性之愛的力量,也見證粉絲如何將脆弱的心朝向他者張開,在這個特定時空顯示其特殊意義。 (閱讀更多)

理論日常的用與無用

其他 | by 江祈穎 | 2022-01-10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回答人生是甚麼的問題,我們很習慣地找一段金句式比喻,然後透過類比其相似部份,連繫喻體與生命。江祈穎形容,這過程往往就是理論建構,即使粗淺亦無損比喻的威力,而運用理論的困難之處,是要找到理論精彩之處而又不被之迷惑,要有離開現實的勇氣,然後用最大勇氣回歸日常。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史學泰斗許倬雲離世 享壽95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05

編輯推介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易過借火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8-11

空心水塔

散文 | by 李文靜 | 2025-08-09

詩三首:〈爻〉、〈腳趾〉、〈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

詩歌 | by 潘國亨, 鄭偉謙, 梁偉浩 | 2025-08-09

盡頭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8-08

醬園味:評《醬園弄・懸案》

影評 | by 金成 | 2025-08-06

Bruksvara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8-02

良風有迅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