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程皎暘 | 2023-02-05

這麼多年,這麼多與黑人有關的電影,大家看了哭了沉默了憤怒了,Instagram上的tag此起彼伏。 然後呢。如今黑人移民的處境有所改善嗎。 這些問題在程皎暘看完《兩小無懼》後不斷回蕩。反反覆覆。「於是我只好把它寫下來。 讓它不再阻礙我。然而,寫下來,然後呢? 然後呢。 」 (閱讀更多)

【悼念西西詩輯】走可以很沉重,但也可以很輕巧

詩歌 | by 飲江、陳麗娟、關夢南 | 2023-02-03

華文世界的重要作家西西離世,飲江、陳麗娟、關夢南分別寫詩,以〈掛網──「吾愛美斯,尤愛美斯擁躉」〉、〈雪花玻璃球〉及〈懷念西西〉的詩作,悼念這位殿堂級的傳奇作家。 (閱讀更多)

【悼劉紹銘】從《靈台書簡》到《二殘遊記》──劉紹銘的文藝歷程

散文 | by 陳智德 | 2023-02-02

陳智德形容,雜文是劉紹銘文藝生命的最核心,兼具文人與學者風格,談翻譯、電影、人物、時事、報刊文化、異國生活的文字,在析論以外,時帶幽默、諷喻、警世甚或自嘲筆鋒,融會為夏濟安所讚許的「雋味」。六七十年代,劉紹銘在台、港兩地的報刊發表雜文,其後結集的《靈台書簡》、《二殘雜記》、《傳香火》可說是這雜文寫作階段的總結。 (閱讀更多)

【有病自然香】有苦痔己知——蘇軾、胡適、哈維爾

其他 | by 蘇麗真 | 2023-02-02

痔瘡,後病也,英名 haemorrhoids 來自古希臘字 「haima」(出血)和「rhoos」(流出)。痔墊是位於肛管的血管組織,在正常情形下可協助控制排便,當它腫脹或發炎時便會變成痔瘡。痔瘡困繞人間後庭二千年,約 50% 至 66% 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一時期會罹患痔瘡,且男女罹患比例相當,民間甚至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不過由於生病的部位比較尷尬,很多人都避免宣之於口,是為隱疾,但其實有不少文人雅士也身受其害,甚至將其視為寫作的題材,包括為人熟知的酒鬼蘇軾、風流民國才子胡適,以及捷克前總統哈維爾,也難以對抗這種「pain in the ass」。 (閱讀更多)

斷捨離被捨離,教主近藤麻理惠的「變節」

散文 | by 紅眼 | 2023-01-30

剛出版新作《Marie Kondo's Kurashi at Home》的極簡教主近藤麻理惠,日前終於轉身,承認自己推廣多年的斷捨離法則,連自己都守不住了。「我有點放棄了,其實我的家很亂。」她形容自己在 2021 年誕下第三名孩子之後,照顧孩子所花的時間實在太多了,整理家居雜物已不是日常生活的最優先事項。但不打倒昨日的自己,新書新思維就不吸引了。她轉而鼓勵讀者不要被斷捨離一說困住自己,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日常生活節奏。其心態轉變除了「生仔經」,可能還有更多「生意經」。頻頻接受訪問,寫書,拍電視節目、網片,還要經營自家網店的她,已逐漸遠離了最初的極簡生活。 (閱讀更多)

【虛詞.突然又已一年】域多利城苦行記

散文 | by 周昭端 | 2023-01-30

域多利城憑藉著天然地理的優勢而世代累積財富,然而此平穩的盛世終於也走到盡頭。當山城被塞進這麼多的苛令和限制,域多利城已然元氣大傷,曾經的繁華和生氣勃勃景象蕩然無存。一年到頭該是興奮辭舊迎新的時刻,而哀悼卻是我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遺憾。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