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編者序、潘源良序、余家強跋

書序 | by  香港文學館 | 2023-04-26

編者序

本書結構獨特,主體是資深傳媒人余家強,訪問曾涉足多種媒介的創作人潘源良,寫成十八篇文章;每篇再附一篇「潘記」,是潘源良親筆補充的延伸看法與記憶,就如四手聯彈、兩人盤球互傳,成就這本《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

話說「浪子詞人」潘源良,進過電台、拍過電影電視,是 CASH 的賣力成員之一,在電視台講波多年,遷居台灣之後念念不忘香港和香港的年輕人,想要把自己的創作經驗整理出來,作為後人的參考資源。恰又有相識多年的資深傳媒人余家強,擅寫人物訪問,又熟知流行文化及其製作內情,二人一拍即合,數月以來作多度 Zoom 對談,既談潘的個人故事,亦披露點評香港流行文化的精髓與內幕。在香港人益發重視自己的文化與歷史之今天,願更多人能看到此書。

在編者角度看來,潘源良素來特立獨行,他的個人歷史部分述說得細膩動人,相當具文學情味。而潘終其一身沒有打過一份長工,孤身仗劍行走江湖,他的創作觀念、實戰技術、經驗之談,都是彌足珍貴,讓我們看到娛樂工業背後的運作邏輯與精華所在。而潘的創作及參與,余的眼光與分析,也是香港流行文化史的碎鑽瑰寶 —他們二人所述所涉,由香港流行文化極盛而至解構重組的今日,東指一劍西晃一招,都可以成為日後香港文化史的重要一筆。是以本書,也可以視為香港流行文化的口述歷史,從個人、民間、由下而上的角度,記載官方未必載入史冊的真實。書名「為光音作證」,係「光陰」諧音,則既有記錄光陰,也有紀念光明的音樂、光明的聲音之意。作為香港人,潘余二位是想為未來留下正面的創造性力量。副題的「香港誌記」,明明白白是潘氏心之所在。有見及此,香港文學館遂自資出版本書,為記錄香港文化作一點貢獻。書中大量頓號之使用,編者視之為作者獨有語感而全部予以保留。書中圖片說明由潘源良及余家強分別撰寫。

詩人、樂評人廖偉棠的賜序,則正面點出了本書背後濃厚的情感連繫,讓我們從另一角度看到了廣大的香港人群體。潘源良、余家強兩位相識滿天下,兩人攜手出書,若非台海之隔,必定是個觥籌交錯熱絡無比的場合。而現在,且讓我們透過書與記憶來連結,再等待光明相聚的一天。



潘源良序


關於創作,作為興趣也好、作為工作也好,我有過很根本不同的態度與做法。最初不能說自己不天真。

因為在記憶之初,已經對所接觸到的文字、影像、音樂有感,我是一直沉醉在「要成為他們其中之一」地長大的。這種想法或許誕生得太早,那時連名利心都未有,只是很粗疏的一種「我又要玩!」的決志。一切彷彿十分自然,就像覺得鳥兒就應該會飛。於是在小時候,任何能令我產生興趣的東西,都會有玩玩的嘗試;而且一直覺得這樣就好。所以,小時遇到關乎創作的一切,都會趨之若鶩。

之後,各種的條件和限制就出來了,而長大的過程原來就是不斷在選擇中取捨:繼續嘗試、還是到此為止?……曾經以為,「影音傳播」這四個字,是一張最大公約數的通行證。不想放棄的志趣,包括電影、攝影、戲劇、美術、音樂、故事、詩詞、製作、調配,乃至廣播甚或球賽旁述,無一不包。可是,貪心的結果當然會令人疲於奔命。

等到人到中年,讀過看過做過感受過的都經過消化,雖然慶幸還可以循著趣味繼續追尋,卻但覺在人類文明的巨大版圖中,自己實太渺小。「人哋又冇問你」,我創作表達的一切,其實只是自己個人向虛空的孤獨吶喊麼?這又何必多言?

初遇余家強,正好在此人生階段。一如既往的受訪,我知道我提供的答案,對方難免覺得困惑,因為我其實也是一直在問、而不是答…… 難得家強沒有覺得我不合作,反而像朋友般閒聊,去完成他的任務。之後我才知道,這是他常有的態度,結果能夠經過採訪、跟某些受訪者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

之後的若干年,和家強間中有緣碰面。然後香港的種種,又把我對創作與表達的看法徹底重組。

那次我身處岸邊,天空有鳥群飛過。牠們有領頭的、也有些瞬間又從前方轉到兩旁;然後有些本來幼小落後的、又拍翅向前。每隻鳥都只是做著自己要飛的本分,但又相互聯繫配合地整體在天邊滑動,展現出種種形態,讓人目不暇給。我看到了!這不就是我們珍惜的文化狀態麼?既自由自主、又互相砥礪,孤單而結伴,誰摸索到方向、藉心聲足可分享,然後接力驅動傳承下去。而這種傳達的「有用無用」,只有將來知道。於是,我又彷彿重拾表達與創作的初心……

此前我為一位歌手填的一首歌詞,可概括表達當時的感覺,最終可能不夠商業化,沒獲錄用;不過正好就借來在此記下這一筆吧。


〈我是一棵樹〉


明或暗 夜與早 晴和雨

任世間斗轉星移 讓我靠倚天地作主

誰讓我 在這方 萌芽到今天般堅壯

能為你遮蔭 涼快一趟

花開花散我不須緬懷過去

果子長到一天總會飄墜 不必追

嚴寒酷暑沒不對

瑞雪裡 會換來春雷

身軀枝節也許給鳥兒啄碎

花粉偏靠他撥翼而吹 傳開風裡

就算腐朽或缺水

野草荒木 也可返回 這方沃土裡

從暴雨 我吸收 霧與水

讓我的花果枝葉 換作更新鮮和愛惜

紅日裡 合了光 還回世間必須的氧

無窮的青葱 投放滋養

趁著這風把歌徐徐再唱一遍

平日我沒出聲求誰看我出現

任世間喧叫討喜愛爭艷

美麗的 不作聲

心靈平靜才會醒

明或暗 夜與早 晴和雨

在這世間萍水相遇

共尋綠蔭中 心深處

紅日裡 夜雨中 誰人會知一點心意

誰人會把種子培養關注

這一棵樹

也許不言 卻非不語


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吐露思潮、潘記(就是讀了中大囉)



余家強跋

我本業人物專訪,任職《壹週刊》訪問過潘源良,印象深刻卻在共赴荷蘭拍攝歐洲國家盃前奏,潘做節目主持,我權充體育版(其實《壹週刊》哪有)隨團,他很照顧團友。那是香港媒體的好日子,電視台花得起錢。晃眼廿載了。

二十年後,潘播遷台灣,打電話叫我合作寫書,我直覺以為他要立傳,他說不是,為光音作證,才夠意思。聲光影畫,潘背負電台、電視、樂壇、導演甚至足球評述員等閱歷,述往思來,為流行文化叩問出路,或者說,包括那些好日子——非貪公費旅遊,是經驗充實,終生受用,可憐新一代無緣見識世面,內容農場 —可以找回好日子嗎?是本書撰述的目的。

但何必搵我?潘本身就高手。潘說:「我不擅長寫長文啦。」這我懂了,填詞惜墨如金,也的確是含金量(以每粒字稿費)最高的文體。而我記者出身,習慣刨根究底,恰恰負責詳細敍事。一個人容易淪入自說自話;對談形式,互相砥礪。由此展開我們每星期一次的台港 Zoom meeting,一次相當如書中一節的篇幅,不 Zoom 的時候各自準備、整理,近二十星期。潘像《禮記.學記 》:「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如何碰撞出新火花呢?鞭策我做足功課,重拾訪問的價值和樂趣。然後我開始動筆,每寫一節 email 給潘,潘看完會忍不住加上按語。人性就如此,拋磚引玉。不妨說,每節我寫的正文主力交代時序背景,記錄潘發言,偶爾加插我觀點或補充,是磚;正文後潘自撰的按語方更私密,方是玉。得魚忘筌,讀者可跳著看。

蒙香港文學館鄧小樺小姐意氣相投,仗義出版。封面我慫恿潘題字,他書法早負盛名,墨寶落了款歸我所有,是我陰謀得逞也是我莫大榮耀。

我曾長期主編娛樂雜誌,愈編愈心虛,覺得歌影視圈太多黑盒,並非指緋聞,乃成敗關鍵往往不清不楚,報導唯語焉不詳。潘源良示範,不單分享成功之道,還坦然回顧導演和詞人生涯頓挫,舉一反三,使我這個「史官」茅塞頓開。才子自述,總愛吹噓一派不志在、機會由天降;潘向鄭國江請纓的故事卻務實告訴大家,機會靠爭取,人間世從來艱難,對後輩入行尤具啟發性。

工作過程漫漫,潘源良出奇守紀律,偶爾聽他說忙於買 炒菜,對我和編輯小樺又熱誠交換意見,一一與傳說中的冷傲浪子形象相逕庭。風物長宜放眼量,換我二十年前寫他,輕率論斷而已。認識一個人,是持久戰。

第9節提及,怎麼當年沒聽過他做講波佬的苦衷?潘說:「當年我不會講,講了你也不明白。」對,光陰作證,讓不懂變懂。那篇人物專訪,至此真正完稿。

余家強 辛丑歲冬


【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序:那裡缺少的在那裡補上



新書購買LINK:http://www.hkliteraturehouse.org/shop/jlrpk5sn97k3tesp3hgwtkgye7pe57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