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招文軒 | 2020-10-28

許鞍華改編自張愛玲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的電影即將上映,招文軒以「張迷」身份,寫下對祖師奶奶的愛與恨。 (閱讀更多)

【何福仁專欄:時宜篇】父子相隱說

專欄 | by 何福仁 | 2020-10-23

何福仁多年來讀《論語》,嘗試梳理其中若干爭議不息的個案,並透過文字歸納想法。至親互相批鬥的悲劇,過去實在太多,法理與人情,兩端都不能絕對化。 (閱讀更多)

【字在食・巴黎】《艾蜜莉在巴黎》:此艾蜜莉非彼愛美麗,但我嗅到了熟悉巴黎

字在食 | by 安十五 | 2020-10-22

Netflix電視劇集《艾蜜莉在巴黎》近期大熱,坊間評價則好壞參半,有批評指劇情失實,描畫法國人的形象亦太刻板。但對情迷巴黎的觀眾,看見Emily在吃第一口pastry被驚艷的情節,和高富帥Matthieu吃crêpe的那一幕,正正可解相思之苦。此劇雖美化了巴黎,修了圖,但又引領觀眾來到彌漫著麵包香的巴黎街頭。 (閱讀更多)

【無形.張愛玲分重作】赤地之戀

小說 | by 王証恒 | 2020-10-21

仲夏夜,屯門,蕉林,小情人,火微溫,稿紙化灰,故事灼痛人心。90後小說作者王証恒,重寫張愛玲經典的《赤地之戀》,以文字為底片,務求讓讀者窺見夏夜微光。 (閱讀更多)

【虛詞.張愛玲分重作】傾城之戀2020

小說 | by 鄭展熙 | 2020-10-21

張愛玲筆下的不朽名著《傾城之戀》,曾借白流蘇與范柳原的淒美情事,寫盡了香港上世紀的炮火歲月。來到2020年,另一個動盪時刻,當城市再度傾覆,鄭展熙以重寫小說形式,將原著改寫成《傾城之戀2020》,情節似曾相識,歷史是否一再重演? (閱讀更多)

豆芽字、爬格子、賦格與詩篇

散文 | by 牛油小生 | 2020-10-19

如果你說巴哈是穿越時空回到巴洛克時代的AI,我會願意相信,他是那麼不可思議,他在他那孤獨的音樂實驗室裡設計了那麼多那麼奇妙的程序,探索各種排列組合,留給後世一部部「賦格的藝術」般聖經等級的作品。〈螃蟹卡農〉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創意,五線譜子雙軌運行,它們是一對鏡像顛倒的旋律,雙聲部同時演奏,琴師的手為螃蟹,一左一右,琴鍵兩端橫向行進,相逢,交錯,離去。諾蘭在《天能》裡繼續玩時空概念,多拐了幾個彎,基礎仍是鏡像對倒,可惜我們都是視覺動物,輕易就被電影的線性敘事搞得暈頭轉向,在音樂,正反敘事雙軌並行,交織和弦,提供抽象的解答。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編輯推介

Bruksvara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8-02

良風有迅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8-01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