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唐睿的《異國文學行腳》是一本向讀者介紹外國文學、文藝思潮及歷史的書籍。書中共介紹23位外國著名作家,當中以法國為主線,再輻射至歐洲其他國家的文豪巨著。選擇以法國文學作為中心,一方面是因為法國文學本來就是歐洲文學一大主流,另一方面,也與唐睿本人修讀外國文學的淵源有關。
初次接觸外國文學:讀不懂
中學畢業後,唐睿進入當時的香港教育學院修讀視藝學士學位,由於對新詩有興趣,加入詩人王良和所主持的「薪傳文社」。「薪傳文社」除了舉辦文聚詩會、創作活動外,社員也會閱讀外國作家的作品。那時唐睿才叫正式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和其他人一樣,初碰外國文學的唐睿發現,有時老師及朋友告訴他「某某作家的某某書很厲害」,但到他去讀時,卻發現自己找不到厲害之處。「那時我覺得,當他們告訴我有一本書好看而我讀不懂,那一定是我的問題。」他嘗試在歷史著作及文藝理論中尋找答案,試著進入他們的歷史及文藝氛圍,但隔一座山已分陰晴,更何況香港及歐洲之間隔了萬重山。
後來由於美術科學生有去外國交流的機會,唐睿被派往法國,飛過重山,他第一次進入西方的世界,博物館、美術館、歷史遺產等如萬花筒,在唐睿眼內綻放,種下他畢業後決定前往法國留學的種子。
對抗「消逝」的方法,或許就只有書寫罷了
那是2004年的事。唐睿去巴黎留學,正式在哪裡生活,融入當地的文化,直至現在,操一口流利法文的他覺得,法文是他的第二語言。唐睿說:「留學時最衝擊的就是發現世界很大,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去學。」例如在一門「戰爭與小說」的課上,老師要他們讀馬爾羅(Andre Malraux)的《希望》。《希望》除了講述西班牙內戰之外,還摻入大量馬爾羅對不同政治陣形的評價,包括不抵抗和平主義、抵抗和平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自由主義、共和主義、納粹主義和資本主義等等。與香港相對少的政治陣營相比,歐洲的政治光譜大得很。
在另一門「歷史與小說」的課上,老師介紹了一名意第緒作家以撒.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的作品。辛格是一個在波蘭成長的猶太人,由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沙俄、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導致原本相當輝煌的猶太人群體驟然衰落,人口銳減,分崩離析,成為辛格小說的大背景。例如《蕭莎》是一部講述二戰納粹德軍入侵華沙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清洗前後,一個寄居波蘭的猶太男孩與青梅竹馬蕭莎的愛情故事。辛格的所有作品,都是以他的母語意第緒語——一個消失中的語言——創作的。對辛格而言,也許正如唐睿所寫,「對抗『消逝』的方法,或許就只有書寫罷了。」
同樣以記憶與遺忘為主題的,還有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及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等。在法國讀到這批作家的作品時,正是2004至2009年,當時正值香港爆發一連串民間保育運動,例如天星皇后碼頭、喜帖街、菜園村等,讓唐睿思考,他在撰寫小說時,如何可以不止於悼念、慨歎時間流逝的層面,而能夠放入更多關於記憶、身份想像的反思去說香港的故事?來到今日,我們似乎更應該讀一讀辛格等人的作品,「他們書中所寫的那種(面對)文化身份、時代變遷的憂傷、焦慮,與我們現時的感受能互相連結。」
做登山之路的入口
介紹他們的部分,剛好位於書的中間,「好像是登山之路最困難的位置。」唐睿說。
《異國文學行腳》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登山之路」,介紹唐睿於法國留學期間認識的作家;第二部分為「道上風景」,呈現一種世界觀,例如會有普雷維爾(Jacques Prevert)及飲江的連結,有日本作家等。
唐睿說,這本書用登山作喻,與他就讀教院期間的畫畫老師黃仁逵一篇叫〈上山下山〉的文章有關,文章寫到黃仁逵如何去法國「上山」跟老師學畫畫,「下山」之後,就自己開班教學生畫畫。對於唐睿所登的那座外國文學的大山,他說「我已經落山了,不過還有其他山要爬。」同時,他又嘗試引領學生及讀者去爬他爬過的這做山。
「對於這本書,我不會奢望讀者讀完就覺得一切都打通了,甚至乎我不希望他們只看我的書,或不看我的書也不要緊,因為這本書的原意是想讓他們更容易進入外國作家的世界及時代。」他說,「我希望這本書是讀者進入外國文學的起點,而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