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香港人?離開了是不是香港人?留下來的該如何做香港人?「一條褲製作」藝術總監故海輝在想這些問題時,倏地想起自己於2007及08年間去倫敦讀書的日子,那時每隔幾天,他便想到唐人街吃一碗叉燒飯。「我最覺得自己是香港人的時候,就是我離開香港的時候。」於是當他要思考甚麼是香港人,就想到不如用一個「外國人」的目光去看香港。 (閱讀更多)
第八屆香港文學季「灰白質留言:文學X視藝」已於4月18日在大南街合舍落下帷幕。這是一個探索「記憶」的展覽,而其所經歷的風波恰恰是個推翻、覆蓋、抹除記憶的行為,在記憶病變之前,我們該如何面對它? (閱讀更多)
宋代詞人蘇軾的《後赤壁賦》中有一句:「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指蘇軾大聲呼嘯,山谷風水皆洶湧回應。M+最新專題展覽「山鳴水應」則由山水出發,看山水與人、作品、大自然的呼應。 (閱讀更多)
就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訪港、到西貢一海鮮酒家午宴那天,我約了《獨立書店似顏繪》作者潘德恩(Ikey)及出版社Rolling Books創辦人莊國棟(James)到該海鮮酒家附近的神話書店做訪問。從熱鬧的西貢大街繞入一條清靜小巷,揭起神話書店門口的垂䈴,彷如進入另一個世界。 (閱讀更多)
香港藝術館的書法文字展覽三部曲由「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字由人——漢字創意集」,來到第三部「放懷天地——翟仕堯書法展」,展出香港書法家翟仕堯約百組中國書法及繪畫,並以四種視角引領觀眾走進翟仕堯的書法世界。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及香港藝術)俞俏表示:「翟先生是香港重要的書法家,尤其是他在書法創作上融和中西,勇於突破的精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