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的著名導演尚盧高達病逝,享年 91 歲,也同時象徵著 60 年前為全球影壇帶來深遠影響的法國新浪潮,終於劃上句號。在 2019 年,隨著法國新浪潮電影教母安妮華妲(Agnès Varda)逝世,仍然在世的同代導演便只剩下尚盧高達一人。當時已近九旬的他,剛憑著《圖像策》(Le Livre d'image)獲得康城金棕櫚獎,並在訪問中感慨提到,其電影生涯已近尾聲,但仍有未了心願,計畫再拍兩部電影便會放下導演筒,正式退休,也終將成為法國新浪潮的最後餘音:「在這之後,我會說 ── 再見,電影。」 (閱讀更多)
有關稿費的討論,在港台作者間成為熱話,文藝待遇的議題備受大眾關注。鄧小樺先後撰文談論稿費,也講及文學園地資助的現實;張婉雯坦言認識的寫作人,全部都要兼職打工;彭依仁舉歷史為例,闡述寫作如何體現金融資本主義的本質;孔德維博士則談文字定價的歷史觀察;高重建從局內人、局外人和超越者的概念,講述如何應用在追求文字有價的例子。互相尊重,相輔相成,無論是追求文字有價,抑或爭取其他改變也如是。 (閱讀更多)
張天賦的新歌〈老派約會之必要〉,是香港近年鮮有年青男歌手唱的中國風。黃偉文為張天賦填的兩首歌,曲風截然不同,也為新派與老派的愛情留下可堪玩味的思考。江俊豪、葉嘉詠和四葉,分別評論黃偉文歌詞與李維菁原著的《老派約會之必要》的異同。 (閱讀更多)
由莊梅岩編劇,黃子華和潘燦良主演的舞台劇《最後禮物》,早前在香港演藝學院公演,稱得上是近期舞台劇界的盛事。安十五的劇評,從劇中兩兄弟心中的「恨」說起,查映嵐則透過故事探討如何理解幸福,即便那是一份不完美的愛,難道不是人一生中所能得到最好的禮物嗎?另外亦有編劇莊梅岩和導演黃曉初的講座紀錄,細談二人對創作和閱讀劇本的心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