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展場作為展品,凝視更替的瞬間——訪「情感幾何」策展人張海活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4-03-27

「你走進展場 /

你看到一個關於展場的展覽 /

你在它之內看到它在展示它自己 /

然後 / 你問 /

作品在哪裏 /

這不過是 /

空蕩而破落的 /

展場」


——「情感幾何」策展人張海活語



一個空間要消失、變換,我們能否容許悼念、過渡的片刻?1998年,1a 空間於油街創立,2年後被政府收回,2001年搬到牛棚藝術村,今年將會經歷轉變。歷經四份一世紀,展示過形形色色的藝術展覽,這個展場可有被誰記住?


張海活於是想到,以1a 空間作為展品,舉辦一個甚麼也沒有,只有展場自身的展覽,取名「情感幾何」,展覽歷時近六個月,分三階段呈現 1a 空間翻新的過程。這天到訪,只見1a空蕩赤裸,顯露出原初充滿斑駁污漬的牆身、水渠,拆下來的白牆被切割成不同形狀挨在綠框窗邊,一大堆木條堆疊地上。訪問開始前,張海活送我一塊小小的白色圓塊,說這是1a的碎片,手感冰涼堅硬,我從未想過,展場原來有形狀有重量,可以觸摸,與人連繫。



在剝落赤裸的展場,重拾與空間的關係


圓形的幾何定理,是於同一平面內到定點O(圓心)的距離等於定長R(半徑)的點的集合,這定義客觀而永恆,相反情感則主觀而浮動,如此意義衝突的「情感幾何」,何以能組合起來?張海活卻說,「幾何學」在主觀世界亦有溫度,可牽動人的情緒喜惡,如三角形蘊含矛盾、張力,圓形讓人聯想到美滿、開始。由是他希望透過幾何去勾勒、描繪人們在1a留下的種種情感,分別以圓形、三角形、方形代表展覽的三個階段:首階段以圓形象徵誘發轉變的開端,展示1a的拆卸過程;第二階段以三角形作為過渡,呈現更變時的角力,圍繞1a的歷史,衍生出文字、影像、聲音;最後抵達方形,意味著一個比較穩定與人工的狀態,展出新建的1a以及從第二階段而來的實體展品。


那細小的1a碎片,正來自展覽的第一階段,由張海活與陳松力策劃,邊拆卸邊創作,衍生「奇觀一」及「奇觀二」兩個展覽。「奇觀一」打破1a原有格局,將兩幅豎立的牆鑿出圓洞,讓觀眾一進門就可望到三段空間,同時於本來封閉的牆身鑿出小洞,讓些微陽光透進。張海活說,「以往去看展覽,展場最好是隱身的,排拒陽光、濕度、噪音,只提供穩定的條件去展示藝術品。這次我希望觀眾轉換眼光,將展場視作展品,重新感知這個空間,注視展場的變形與更新。」於是「奇觀二」一再打斷1a 25年來的延綿與穩定,把豎立的牆推倒,讓展場越發空蕩,似有還無。牆身的圓洞亦加以鑿開,讓遮蔽多年的窗戶首次被看見,容納更多光線與外間聲音,一改1a狀態,甚至把拆除的物料組裝成三角形的裝置,模糊展場與展品的界限。


奇觀一展覽制作。


奇觀一展覽制作。


奇觀一展覽。


奇觀一展覽。


奇觀二展覽制作。


奇觀二展覽制作。


奇觀二展覽。


奇觀二展覽。



不惜把1a解體,切割、穿透、移位,只為鑿開觀眾想象。張海活分享,有位常來牛棚的土瓜灣老街坊,便因未曾見過這樣的1a而十分激動,感歎明明是同一空間,於奇觀一二的體驗也截然不同。 張海活續說,「現代人對影像、音樂很敏感,容易被牽動情緒,但對空間的感知能力往往很低。或許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很少幫人開拓這方面的能力,當我教學生建築或環境設計時,他們往往會訴諸理性來思考空間,考慮一些功能設計,又或是訴諸造型,注重視覺上的衝擊,卻很少感知到空間給人的感覺。其實好的建築能帶來截然不同的身心靈狀態,那絕不是紙上談兵,Google就能搞清楚的事情,一定要走出街、去旅行,第一身到現場,研究物料的texture、光線,或是蹲在街頭一天,觀察人們如何使用空間。這次設展的用意,便希望開拓觀眾的感知,嘗試敏銳一點、直觀一點去感受空間。」



喚回最初的情感記憶,尋找存在的立足點


然而奇觀一二偏偏稍縱即逝,各只維持兩日,不少觀眾惋惜展期太短,張海活卻一語道破,「正常這裡一天就拆完送去堆填區,所以幾天展期已足夠,這只是一個瞬間,不能更長了,如我們曾錯過的那些展覽一樣,錯過了就不再復返。」置身這個急速興替的城市,停下來去凝視一個空間本是一種奢侈,往往在我們察覺之前,街角某一株樹、某一小店,甚至一整個社區早已改頭換臉。張海活慨嘆,「有時城市的改變完全沒有前因後果,啟德填海後面目全非,就如異物一樣,我每次經過都覺得很超現實,這並非我記憶中的香港,也無法與我們過去任何經驗聯繫。」他接續解釋,在未有幾何學以前,人類認知空間的方法便源於與事物產生的連繫。「有別於Google Map以絕對的座標、被切割的均質空間去定位,我們最初是以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去看待一個空間,可能是記住某棵美麗的樹、某個清澈的水潭、某隻你喜歡的小狗,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更為親密。然而,如今我們認知空間的方法卻在挑戰真實的經驗,當整個大廈被拆除了,換了新的建築物,那所謂絕對的點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我們如在一個均質的世界裡浮遊的生物,無依無靠。」


或因如此,張海活希望透過「情感幾何」讓觀眾慢慢目擊一些改變,「我不想由零變一,那只會帶來一種似是而非的疏離感,反而希望在轉變過程中,讓觀眾親近、熟悉這個空間,認識這裡的過去。」於是展覽第二階段,便由三位藝術家各自從1a archive裡追溯歷史。陳家智翻找1a的舊照,把曾來看展的觀眾轉化為抽象立體的虛擬影像,如像把某個時空凝固了一樣。觀眾可配戴XR眼鏡,同時看到現場與虛擬空間。王鎮海則製作了三組聲音,把1a過去的錄音重組,並收錄1a現存的物件如窗、飲水槽、鐵閘等的回音,同時收錄整個展場空間的聲音,如此分佈在1a不同位置循環播放。史穎怡則翻閱了1a歷年的展覽場刊,把Artist Statement或策展人語拆解並分類為不同詞組,以此製作一個程式,觀眾在輸入資料及觀展感受後,就會拼揍出一首詩,投影在一組以1a拆下來的物料和以前的印刷品混合製作的再造紙上,不但連接了1a的過去與未來,更像是一個不曾存在的展覽的作品自述。至於張海活與陳松力,則從1a拆卸下來的物料製作一個1比10的1a模型,並利用奇觀二切割的四塊三角形搭建一個「神壇」。一直在細緻進行解說的張海活露出興奮神色,形容模型如同「1a過去的載體,讓1a附身的神像」,於今年Art Basel期間,會如神功戲一樣把神像請去Art Basel的展場,並於現場展示製作過程的影片,至於遺留在1a展場的「神壇」,或會同步播放Art Basel的現場錄影,彷彿1a突然從自我抽離,遠距離凝視自身。


若第一階段意圖打破、釋放1a的外在結構,第二階段則似是探進1a的潛意識,解放空間的情感記憶。張海活分享,他最近在思考人類記憶的本質,發現「不是所有物種都擁有記憶能力,對一些較原始的物種而言,每一刻只是一個反應的瞬間。但當物種進化,會演變出記憶,於是我們每時每刻的行為再不只是回應外在,而是背負著過去的經驗,因應內在而牽動,做出種種決定。也正因我們擁有記憶,我們才感知到時間,明白到當下做的一件事是為著將來,一個我們會繼續存在、延綿下去的未來而做。」「情感幾何」如一場招魂的過程,召回1a辦過的展覽,顯影創作者與觀眾留下的足跡,在在提醒我們,縱使一切已然消逝,但過去仍有重量。


亦因如此,1a被壓縮至一個壇、一個像,展品都沒有實體,張海活一再強調,「之前的1a已經消失,無論我們如何想象1a的過去,創作擬真的物件,讓它們再現眼前,都永遠不會是那個1a。弔詭的是,越實在的事物越會風化消逝,虛擬的事物反可永久保存。」第二階段就像把1a的影子保存下來,如張海活在展覽場刊所寫,它們註定是「一種假意的相像又卻永遠不能再是(虛擬而永恆的不曾存在或曾經存在之物)」。



理想無法抵達,只能不斷趨近


至於張海活對1a的原初記憶,可回溯至25年前。當時1a剛進駐油街,張海活與五位同學剛從建築系畢業,策劃「六城人事」展覽,製作了稍微比真實1a細小的1:1.2模型,放回1a內設展,讓概念空間與經驗空間並置,觀眾甚至可走進模型裡親身體驗,真假難分。25年後,張海活關心的問題始終如一,甚至更為深遠:到底甚麼是展場?1a團隊接下來想利用這空間做些甚麼?



「六城人事」展覽



張海活的答案是,對未來的期許或許註定落空。第三階段的主題為「對設想中的理想狀態的無盡延遲(總是無法到達)並化之為理念使之成為永恆」,當中兩難之處,在於無論如何也要為1a設定一個佈局,為將來的展覽做基礎,建造10幅可移動的牆,但落實一刻一切便塵埃落定,重回穩固的狀態,這又回應了整個展覽的主題:「所有新事物在它變得更新的一刻就開始腐壞」。張海活續說,「所謂理想永遠都是趨向中,永遠無法抵達,只能變成一個statement或理念。所以第三階段,我希望設置一個較呆板的博物館佈局,彷彿我們走進了一個埋葬理念的紀念碑或陵墓,從此固定在永恆的狀態。」此階段展示的展品亦如紀念物一樣,以實體形式展現,如陳家智將為前來的觀眾拍下新照片,以3D技術印刷出來,史穎怡將把觀眾的詩列印成書展示,如此這個橫跨近半年的展覽又會成為過去,化為1a記憶的一部分。


話至此不禁疑問,難道從未開始的展覽,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張海活馬上笑言,「我其實很怕悶,當我第一次分享創作意念時是最興奮的,第二三次再說已失去當初那種雀躍,因為我要不停提醒自己不要遺漏一些重點,在重複說明的狀態中,某程度上已經不是在創作,反而似是在搜羅一些我曾經想過的東西,重新排序說一次。所以創作最大的愉悅,的確是新的想法冒現的一刻,還有第一次的落手試驗,然後在反覆試驗中摸索新的東西。有時展覽還未結束,我便想著快快做完,希望要策劃另一些東西。」


「情感幾何」將於六月底結束。在此以前,讓我們走進這個讓人展開想像的場域,携著新的體驗離去,繼續探險,與這個世界建立更多更多的關係。




策展人|張海活

參與藝術家|張海活、陳家智、史穎怡、王鎮海、陳松力、胡俊偉、葉文恩、易榮進

地點|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牛棚藝術村 14 號 1a 空間

第一階段|○|事物在趨向更新時的迴圈運動(對延綿的一再中斷)並可能碰上突如其來的意外(無所承諾的第一次或視之為奇觀)

日期|2024 年 1 月 27 日 至 28 日 (奇觀一)、 2024 年 2 月 3 日 至 4 日 (奇觀二)

​第二階段|△|一種假意的相像又卻永遠不能再是(虛擬而永恆的不曾存在或曾經存在之物)

日期|2024 年 3 月 9 日 至 4 月 14 日

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11:00 – 19:00

第三階段|□|對設想中的理想狀態的無盡延遲(總是無法到達)並化之為理念使之成為永恆

日期|2024 年 6 月 1 日 至 30 日

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11:00 - 19:00

更多資訊【按此】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陳芷盈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