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陣時》、《撒一場白米》和《道德經》三首歌詞,最能展現粵語音樂劇《大狀王》深刻的主題。由於歌詞蘊藏深層的意思,非得從文學和宗教哲學的角度解讀,無法讀懂歌詞內容,更遑論欣賞歌詞的境界。《有陣時》由角色宋大媽和阿細主唱;《撒一場白米》由阿細主唱;而《道德經》則由方唐鏡主唱。三首歌詞寫就三種人生境界:宋大媽的看遍老病死,豁達淡然;阿細經歷死亡,尋道問究竟時歷盡苦楚;而方唐鏡由迷入悟,迎來人生重大的轉變。 (閱讀更多)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激進武裝組織哈馬斯發動對以色列地區的突然襲擊,以色列當局隨之以武力回應。巴勒斯坦地區重陷人道主義危機,隨時會出現難民潮問題,全球輿論也出現了廣泛的爭論——到底是支持巴勒斯坦,還是支持以色列?10月13日,齊澤克發表評論,針對該支持和同情哪一方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答。 (閱讀更多)
近日「刺點畫廊」舉辦楊東龍及施遠的聯展「兩・個・展 II - 橫睇掂睇」,二人畫風迥異,但對香港有著同一的感情。昌明發覺這次聯展最奇異的,是兩位畫家都在追求歧義的藝術,楊東龍擅於用歧義手法來組織畫面,卻不是爲了傳達一個整體訊息;施遠則擅於以模糊形象來製造歧義,挑戰我們的視覺。 (閱讀更多)
Fosse 筆下所描繪的角色內心非常敏感,甚至有點過頭,接近毫無根據的妄想。故事一開始二人在房子內, “她” 開始疑心有人會來,後來 “男人” 真的到來,讓 “他” 對 “她” 生起了懷疑,角色心底的疑心持續地在劇本發揮作用,為劇本故事向前推進提供燃料。傳統戲劇以情節推動故事發展,角色之間的關係在情節的安排下產生變化,而 Fosse 的劇本寫作法並非如此,他的劇本絕大部份都沒有明顯的劇情,讓觀眾一直追看下去的不是峰迴路轉的情節橋段,而是猶如置放於顯微鏡下放大了的人物內心,Fosse 把人物內心的敏感度推至極致,疑心的盡頭不但不能尋找到答案,而是進一步的更大的懷疑,劇本維持故事的吸引力的手段並不是依靠傳統戲劇的衝突,而是人物之間內心敏感度的相互交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