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戲攻心》的純粹

影評 | by  風緣 | 2022-11-14

(1)


看戲的感覺很好,戲很緊湊,在愉悅和掙扎間很快就渡過了兩小時。整體演員的發揮都很好。


到片尾出現「陳詠燊出品」,有膽出自己名,是自信和對作品滿意的表現。他主修編劇出身,編過多套電影,劇本不會有大問題。至於導演,第一套是2018年自編自導的《逆流大叔》(下稱《逆》),口碑和票房皆不錯。在2020年文藝復興 RFHK做了一個名為「隔離時代的電影藥坊」,我受到邀請為電影寫了一首詩(1),所以認真研究這套電影。如果《逆》是一個成功的開始,那麼陳導就某程度上沿著那 formula 照板煮碗一次,再獲得一次成功。


《逆》有四位主要男角色,由吳鎮宇領銜主演,和潘燦良、黃德斌、胡子彤對戲。其中三位都是非常有經驗的演員,至於胡子彤是前運動員,希望從舊帶新中擦出火花,也演出運動員的感受。很想盛讚潘燦良非常好戲,他較為人熟悉是演舞台劇,他的出現每每能提昇對手的戲。至於女角有胡定欣和余香凝。胡定欣演電視劇多年,但電影絕對是新鮮的(算是新人嗎?至少一定是有名氣的,為人認識的)。而余香凝當然是充當既要吸睛也要有新鮮感的位份。至於戲的重心關於龍舟競賽,大概有懷緬也順便收保育之效吧?


到《飯戲攻心》(下稱《飯》),男角有黃子華、張繼聰和陳湛文,雖然都有舊帶新的格局,相較之下舊的沒有影帝級視帝級(當然黃子華也是神級也得過視帝),陳湛文於電影電視也算不上新人,但這個組合相當有火花。有趣的是《逆》的潘燦良和黃子華剛剛完成了25場莊梅岩舞台劇《最後禮物》。而《飯》的第一幕飯戲也有提及大屋是母親遺產,有點不謀而合。女角則有王菀之和林明禎。這個設計也非常有趣,王菀之是樂壇頂級的歌手,但不常有起眼的電影角色(上一套比較有印象是《金雞 SSS》),究竟算新人定舊人?而林明禎非常可愛,肯定是負責吸引眼球的。她入屋食飯前那一幕成了模仿的對象和招牌手勢。


至於用「燒叉燒」來貫穿這齣戲是神來之筆。民以食為天,用食物來寫對比起之前用龍舟是進步也有挑戰。眾所周知,食日本拉麵的叉燒不是香港人食慣的叉燒。去台灣也吃不到燒味。就只有在燒味鋪的叉燒才是香港人心目中那黯然銷魂的味道。亦因為熟悉所以難,要每一個細節都非常講究。而戲中其中一個高潮是小喵送色盲眼鏡給大哥並揭露他無法辨識叉燒色澤是否完美那幕非常催淚。講保育並不是每次都又龍鳳又招牌,簡簡單單的地道美食便足以勾起人的情感和回憶。


(2)


最近在讀一本詩集《碎與拍打之間》,是年輕詩人嚴瀚欽剛剛發表的。詩的技巧很高,也活化了一些經典詩作的佳句。


這是間離之必要

一點點布萊希特之必要(2)


單望句式和「必要」這個詞語就讓我聯想到瘂弦的經典詩作〈如歌之行板〉:「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我說「活化」是詩人吸收了作品的精華再重新包裝成屬於自己的詩句。當我看《飯》時,感到陳導對美國經典連續喜劇《老友記》(Friends)的熱愛和致敬,但他絕不是照抄,也不是模仿,是學到食飯戲/家人對話之間的張力所能引發的幽默並用自己的方法演繹。這叫作脫胎嗎?當中那張價值4萬元的玻璃玩具足球檯也是向美劇致敬。而他卻非常警惕,主角不斷有意無意撞到那張檯,在電影高潮時用力把玻璃敲碎。他提醒觀眾也提醒自己,曾經有價值的、曾經美好的並不一定永恆,要珍惜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


而詩集的好在於技巧高,行文流暢,也在其純粹。純粹的意思是把專注力都集中在寫詩這件事上,雕琢用字,鍛鍊節奏,在不同的題材上用合適的手法。這是非常難。這是成功,也是失敗。《飯》是喜劇,若果編劇只純粹寫好笑的笑話,單純歡歡樂樂笑兩個小時,這也算是一種成功。但《飯》到達了另一個高度,笑中有淚。會讓人知道自己所經歷的困擾原來是有人會明白,不一定有出路,但可以用另一個比較幽默的方式去面對。當面對壓力時,Lazarus 提出不同的因應 ( coping )(3),有時候人能夠正面回應,就用 problem focus coping,例如有很多工作要做,就把工作完成,壓力就會消失。但有時候這是不可能的,就用 emotional coping,面前的確有很多工作,但其實不是每一件都是重要的。《飯》並沒有說教式提供一些出路,卻是讓觀眾產生共鳴。「對,我並不是孤單的。」面對傷心的人,陪伴和諒解,這已經很好,很足夠了。



(1)文藝復興 RFHK 的 Facebook post: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717772674912932&id=458975164126049 (retrieved on 2022.10.16 )

(2)《碎與拍打之間》pg 119。作者:嚴瀚欽。出版日期:20220501。ISBN:9789887591948。出版社:石磬文化

(3)R. S. Lazaru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 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3 44:1, 1-22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4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