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煬傳來散文,記述他與學妹,在一個雨後微涼的週五夜晚,在研究生辦公室出外「放風」,從九龍寨城公園,城市漫步(city walk)至傳說中的豪宅區九龍塘。作為粵語不通的異鄉客,兩人一面自嘲對香港的陌生,一面窺見了與自身苦讀生活形成巨大反差的奢華圖景。那一夜的所見所感,化為一種難以消化的「餘震」,成為日後面對現實焦慮時的慰藉與刺痛。 (閱讀更多)
只有邁克,能夠將邵氏港台明星如數家珍熟極如流,像閨蜜般的BITCH,又是文人的慈悲。這些老去的明星,邁克個個如心頭肉念茲在茲,連寫過她們的文字都信手拈來,西西在一眾女明星中驚鴻一瞥出場,風采半點不輸。 (閱讀更多)
黎喜傳來小說,講述蘇聯太空人塔季楊娜死後,國家將她塑造成為國捐軀的「鐵女人」。「我」作為她的愛人卻在回憶中拼湊出一個截然不同的形象:一個會為綽號大笑、渴望自由、與她夢想逃往加拿大的伴侶。當官方的宏大敘事掩蓋了私密的真相,「我」只能在孤獨中反思她們的過去、體制的謊言,以及塔季楊娜那趟飛向太陽的單程旅程。 (閱讀更多)
楊焯雋傳來小說,書寫一場地震撼台灣,震央附近的「他」看似無恙,卻在餘震中迷失。遠離災區的「你」,與「他」共同準備二二八事件報告,卻發現「他」因「地震尚未結束」而未作任何準備。「他」提及聽不見的地鳴與餘震,甚至開啟直播,捕捉水杯中隱形的顫抖,只為證明地震尚未結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