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2-26

家父離世後,陶傑分別在Facebook專頁及商台節目《光明頂》憶述,當年家父隻身來港成為「難民」,雖是出於無奈,但卻改變其一生命運。他希望父親能夠庇佑苦難中的香港,「因為我不但是他兒子,也是香港人的兒子」。 (閱讀更多)

朗天 X 盧樂謙 X 三木 X 吳傲雪:末日與奇蹟同在,直面恐懼方得自由

報導 | by 黃柏熹 | 2021-09-23

「虛詞.無形」早前舉辦「所畏何事:恐懼、末日、自由」講座,邀來朗天、盧樂謙、三木與吳傲雪,討論運動中的恐懼,以及面對這些恐懼的方法。講者提到,透過直面和超越恐懼,我們才能直視真實,從而獲得自由。 (閱讀更多)

《亞洲週刊》大讚警隊 董啟章《命子》、顏純鈎先後割席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9-23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以「2019 風雲人物:香港警察」為封面主題,刊載由副總編輯江迅撰寫,連番讚揚香港警隊在半年來的「反修例風波」裡「讓香港人尋回免於恐懼的自由」、「是香港市民福祉的『守護天使』」的七千字文章。 (閱讀更多)

中環集會聲援被逐印傭作家Yuli 台灣移工文學獎:文字是移工的武器

報導 | by 黃柏熹 | 2021-12-09

Yuli 曾於2018年憑小說〈那個傷口依然在我體內〉獲台灣移工文學獎優獎。集會上,本地藝術團體「影行者」轉述移工文學獎主辦單位「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訊息,指對 Yuli 遭受的不當對待深感遺憾且憤怒,並支持移民工透過文字發聲。 (閱讀更多)

兒子,就是中年維特的煩惱——董啟章《命子》台北新書發佈會

報導 | by 沐羽 | 2019-11-28

廖偉棠說,「我們兩人都是古怪的父親」,這是指他們都身為作家,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觀與人生軌跡。但他們對於子女的成長,還是像一般人那樣擔心東擔心西,這也許就可以稱為中年維特的煩惱,少年時期的激情與對於世界的浪漫想像,都收束為對於家庭與後代的擔憂。 (閱讀更多)

來埋班作樂,組成一條可持續的音樂人鏈

報導 | by 陳芷盈 | 2019-11-27

於是「埋班作樂」音樂創作及製作人才培育計劃在音樂狹縫裡撒苗播種,為了提供更多選擇的權利,一群音樂人「行埋一齊」,由資深音樂人帶領新人組成班底,一邊「作樂」,一邊「玩樂」,在艱難的工業中組成一條可持續的音樂人鏈,做新的音樂,自己喜歡的歌。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嘉儀 | 2025-10-3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