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愈加強烈,古典音樂界亦不例外,陸續有大型音樂機構加入杯葛俄羅斯的行列,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亦對俄烏局勢相繼表態。這場持續蔓延的戰火,往後將如何影響俄國音樂文化的發展,同樣值得大眾關注。 (閱讀更多)
台灣文學界盛事,第 34 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在 3 月 1 日公佈獲獎名單。台灣作家楊渡憑六四報導文學作品《未燒書》奪得「散文大師獎首獎」,香港作家董橋、韓麗珠分別憑《文林回想錄》和《半蝕》奪得「散文大師獎優選」。 (閱讀更多)
強檢時代人心惶惶,最近就有不少素食人士抱怨,被圍封隔離,久候多時卻慘獲派發幾罐午餐肉和燒味飯,無奈之餘,更被回贈一句「咁嘅時勢,邊有得揀?」連身而為人選擇茹素的自由都被剝奪。素不素食在此非常時期好像是個奢侈的問題,甚至予人一種固執自我、不懂變通的感覺。如音樂人兼研究素食多年的于逸堯所形容,只要你堅持素食,就意味要背負許多負面標籤和誤解,甚至連素食主義者和食齋的差別都分不清。 (閱讀更多)
台灣出版界近日熱議焦點,相信離不開一場猶如篡改歷史的「哥倫布發現新中國」鬧劇。事件源於新書《激辣中國》剛上市不久,出版商麥田卻即時宣布緊急回收,原來書中誤將所有「大陸」都統一修改為「中國」,但作者曹雨澄清,自己於書中寫及的「大陸」根本就不是指代「中國」,而是Continent的意思。New Continent就是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大陸」,結果出現「新中國」、「歐亞中國」、「南亞次中國」等令人誤解及不倫不類的名詞。 (閱讀更多)
受疫情影響,去年停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今年復辦,於2月16日揭曉入圍名單。《智齒》橫掃 14 項提名,去年勁收六千萬票房的《梅艷芳》亦有 12 項提名,首登大銀幕的王丹妮一舉力爭新演員及影后殊榮,狀態大勇的林家棟更一人包辦兩項影帝及一項編劇提名。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