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5

「生老病死」為人生必經階段,生而在世,疾病總是無可避免。疾病令我們感到未知、恐懼與創傷,但同時亦是驅使我們認識、調節自己的一個過程。經歷三年疫情,香港人對疾病都不會陌生,它既是這個社會的表徵,同時又是揭示深層社會面貌的隱喻。本年度文學季以「別來無恙」為主題,由作家袁兆昌主持的開幕講座「患得患失——疾病、治療與創作」,更邀得藝術家白雙全、作家蔣曉薇及洛楓,與讀者分享疾病與創作之間的微妙關係,如何透過創作療癒傷痛。 (閱讀更多)

【奧斯卡2024】《奧本海默》橫掃七獎成大贏家 愛瑪史東再度封后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1

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於香港時間今早(11日)舉行,賽前獲得最多提名的《奧本海默》眾望所歸成為大贏家,成功奪得最佳電影、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原創配樂等七個獎項。該戲導演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更成功奪得首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座,而在戲中飾演原子彈之父的演員施利安梅菲(Cillian Murphy)則獲封影帝,飾演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的羅拔唐尼(Robert Downey Jr)亦獲頒最佳男配角,可謂滿載而歸。而由愛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亦奪得四獎,愛瑪史東(Emma Stone)更憑電影再次獲封奧斯卡影后。 (閱讀更多)

四百擊以後,創作就是我一生中的蠢事——訪黃仁逵新書《天一半地一半》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4-03-11

三個月後,曾繼賢重回上環太平山街的見山書店,也是即將結業的見山書店。適逢繪畫人黃仁逵(阿鬼)於這裡出版散文集《天一半地一半》,告別見山之前,也想好好作個記錄,便邀請阿鬼做新書訪問,阿鬼說慶幸選了在見山會面,其實是滿足了他的儀式感。相約當天是平日,見山旁邊的「郁鍵快餐」人頭湧湧,幾個遊客四處踱步打咭,他在閣樓等著,眺望後方遊樂場的孩子。未幾,黃仁逵叼著香煙徐徐走來,像撤下了氣場,著他坐在門口旁的椅子上,他打趣說忘了帶上啤酒,就此在冷風中展開了訪談。 (閱讀更多)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編輯部精選世界經典教育電影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1

香港的教育制度向來為人詬病,從十多年前「怪獸家長」一詞誕生,直至學童自殺潮,許多童年蒼白地逝去,我們意識到這是近乎整個華人社會也在面對的問題。早前香港電影《年少日記》上映,在社會獲得巨大迴響,讓我們重新審視教育制度和精英主義,同時學會覺察出身邊的高危人士,聽見那些求救的聲音。但要救學童不可只靠社工,作為他們的朋友、家人、老師,甚至陌生人也可以一盡綿力,一句關懷已如鑿出一線曙光。而教育題材的電影數之不盡,此次編輯部的精選片單以反思教育制度為重,囊括星印日美法的經典作品。在DSE臨近之際,放眼世界各地在教育旅途的奮鬥故事,希望能為學生帶來溫暖,或是打打氣;而作為大眾,讓我們受電影的力量一直談論下去,或許某天這個制度就會變好一點點。 (閱讀更多)

【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 役所広司獲封影帝 是枝裕和再摘最佳導演 《年少日記》卓亦謙獲最佳新導演 《白日之下》梁雍婷首獲最佳女配角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0

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於昨晚(10日)假西九戲曲中心內舉行,梁朝偉去年憑《風再起時》贏得「最佳男主角」,今年再憑《金手指》提名,惟被日本影帝役所広司以《新活日常》奪得,由東京國際電影節主席安藤裕康代領;蔣勤勤則憑《草木人間》封后。今年香港大熱的《年少日記》為卓亦謙帶來「最佳新導演」, 梁雍婷則憑《白日之下》擊敗幾位亞洲對手,首獲「最佳女配角」獎項。至於去年在威尼斯電影節屢獲殊榮的濱口龍介,其作《無邪之境》成為「最佳電影」獎項得主,是枝裕和則憑《怪物》連續兩屆獲頒「最佳導演」。 (閱讀更多)

「第四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28日舉行 柏林影展得獎作《從今以後》於開幕首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9

「第四十八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今年3月28日至4月8日舉行,展映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逾190部電影。本屆電影節大使由林嘉欣出任,開幕電影為剛於柏林影展勇奪泰迪熊獎,由楊矅愷執導、區嘉雯與李琳琳主演的新作《從今以後》。而本屆電影節「焦點影人」則是香港獨立電影先驅陳果,並將回顧他所執導的十部作品,不過原本在片單中的《去年煙花特別多》因「找不到合適拷貝」而未能放映。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編輯推介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等一個人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8-22

【字遊行.香港】四海為家

字遊行 | by 翎心 | 2025-08-22

鳳園變形記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8-15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易過借火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8-11

空心水塔

散文 | by 李文靜 | 2025-08-09

詩三首:〈爻〉、〈腳趾〉、〈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

詩歌 | by 潘國亨, 鄭偉謙, 梁偉浩 |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