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默言 | 2022-09-15

資深傳媒人「老總」鄭明仁出版《香港文壇回味錄》,讓港人夕拾鮮為人知的朝花,重溫昔日書店繁花盛放的七八十年代,適逢香港書展以「歷史文化 ‧ 城市書寫」為主題,並以「從香港閱讀世界:憶.寫香港故事」點題,日前書展舉辦了舉辦鄭明仁《香港文壇回味錄》的新書發佈會,更邀得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樊善標教授任嘉賓講者,與台下一眾老朋友談舊書、舊書店、舊報紙的小故事。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之必要】無用的勇氣:專訪張婉雯《參差杪》

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2-09-14

張婉雯像貓。像她家十九歲半的老唐貓,自我、獨立的表皮下,其實驚驚青青,有點怕人,「不過癲起上來都會抓人!」見文如見人,令人記起許迪鏘為她的小說集《微塵記》寫的序:「張婉雯人如其名的溫婉,文中冷不防來一記潑悍。」在她最新出版的散文集《參差杪》,見盡作家自省,有中大生活的閑話,有理想主義的失諸交臂,也有時代創傷和失語。文章寫作年期橫跨九十年代至今,篇幅長短不一,如一棵參天大樹的枝葉末節,從不同的方向伸向廣闊的天空,令人聯想到《莊子》之語,文學就是她的無何有之鄉,讓她領受無用之勇。 (閱讀更多)

説不出的未來——記《永劫回歸的幽靈》

如是我聞 | by 王佳文 | 2022-09-10

睜開眼,鋪天蓋地的新聞湧到眼前。早前光影作坊舉辦了展覽《永劫回歸的幽靈》,王佳文藉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決定探訪這個魂牽夢縈、亦真亦幻的時空展廊。展覽展出了九位藝術家的作品,分出三個時空通道:1997、1982<>2046、2047。在這幾個香港的關鍵時刻,藝術家用若干日常化的現場作爲回應。 (閱讀更多)

去中心的對話場域——Para Site群展《擱 角 覺》

如是我聞 | by 王佳文 | 2022-10-01

打開門,進入場地,空間被間隔出層疊、錯落的走廊。今年五月起,位於鰂魚涌的Para Site舉辦群展《擱 角 覺》,展出七組藝術家的作品,圍繞「擱置、角色、覺察」這三個關鍵概念, 「希望走進展覽空間的觀眾先把對觀展的任何預設都擱置,藉此叩問展覽中不同持份者的角色,嘗試探索觀眾、藝術家與策展人之間被動既主動的權力關係。」 (閱讀更多)

【英女王逝世】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香港人懷念「事頭婆」時,在懷念甚麼?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9-10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離世,享年 96 歲,英女王 25 歲登基,在位 70 年後倫敦橋終於倒下,成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國家元首。「事頭婆」(Boss Lady)曾在 1975 年及 1986 年兩度來港,在街頭巷尾留下不少足跡,盡顯親民風範,跟市民打成一片的彩照在網上洗版。不少網民曬出殖民地時期的「女王頭」錢幣、郵票、紀念品,亦有人到英國總領事館獻花。「虛詞」編輯部整理藝文界為英女王辭世留下的悼言,看港人如何藉懷念英女王,懷念褪色的美麗舊香港,哀悼一個時代的終結;同時亦有論者指出悼念帶有戀殖情緒,質疑港人仍然懷念殖民宗主、擁護王室,在解殖方面仍有漫漫長路…… (閱讀更多)

《他還年輕》:台灣詩人吳晟,從左統轉向本土的政治意識

報導 | by 飛地 | 2022-09-09

「他們在島嶼寫作」的文學紀錄片《他還年輕》預計下月初上映,台灣詩人吳晟最近也參加了兩場公開講座,第一場是青平台辦理,主要談樹木與自然保育議題,第二場則是辦理在飛地書店,主要從他1980年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的經歷,來探討其政治思想、創作職涯軌跡。吳晟形容,在美麗島事件前的黨外,主要分成左翼與美麗島兩大系統,而自己雖然和後者交往親近,但思想根源是左統的,也嚮往社會主義祖國。結果來到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四個月時間,帶來巨大的世界觀衝擊,甚至影響了後來三四十年從不出國離開台灣。 (閱讀更多)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4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