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23日,都是象徵世界文學的日子,這天除了是多位著名作家的誕辰,也是大文豪莎士比亞與文學大師塞萬提斯辭世之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後來更將這天訂為的「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各國自始都會善用4月23日這天,以不同形式向大眾提倡並推廣閱讀。書海茫茫,未必每個人都能在忙碌日常,抽空閱讀各類文學作品,透過影像方式吸收不同書種的精華,由此選擇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書,成為不少人獲取閱讀資訊的途徑。《虛詞》編輯部今年為響應「世界閱讀日」,精選在華文世界透過影像配合內容,鼓勵大眾閱讀的說書頻道,藉著以下這個播放清單,讓我們都能在百忙之中,尋找到一本靜下心來細讀的好書。
《青春愛讀書》:行走的百科全書,推廣閱讀奧秘
身兼旅行家、文史學者、節目主持人等多種身分的台灣作家謝哲青,因見識廣博而被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2016年開始主持閱讀頻道《青春愛說書》,透過與作家、年輕人三方對談讀物的方式,推廣閱讀的奧秘,節目播出後備受好評,曾奪台灣金鐘獎「最佳教育文化節目獎」,謝哲青也屢獲最佳節目主持人提名。《青春愛說書》定期提供文學、藝術、科普、教育等各項領域的書籍推薦與導讀,頻道內容亦包括不同系列的主題,例如「書房小旅行」帶領讀者從文學遊覽世界,「五分鐘看一本書」則為忙碌的都市人,通勤期間也不忘培養閱讀的習慣。
《朱宥勳使出人生攻擊!》:從小說作家的角度講文學
台灣小說家、文化評論者朱宥勳在YouTube開設的頻道「朱宥勳使出人生攻擊!」,從他這位寫小說的作家角度出發,每周談論文學、歌詞、時事等話題,除了為觀眾導讀不同種類的書籍,也會緊貼社會討論話題創作影片內容,例如使用近期大熱的聊天機械人ChatGPT,分享自己撰寫小說的實戰測試,年前發表的短片「新詩都在搞什麼?為什麼這樣那樣都是詩?」,點擊次數更超越十萬,屬該頻道其中一條熱門短片,頻道去年訂閱人數亦已突破十萬,是台灣文學界在網上最受關注的內容創作者之一。
《名人書房》:圍繞閱讀主題,邀請重量級嘉賓訪談
閱讀是改變生命的力量,台灣「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自2018年開始,獨立製作《名人書房》節目,由資深主播詹慶齡擔任主持人,邀請跨界名人以閱讀為主題進行訪談,分享對生命的感知與閱讀經驗,歷來訪問嘉賓眾多且具份量,包括白先勇分享文藝復興夢的追尋、朱天文分享「比閱讀更重要的是重讀」、唐鳳分享教育學習、閱讀經典與數位科技的辯證思考等。節目現時已播放至第五季,最近亦邀得「世界島嶼作家」夏曼藍波安談海洋文學,如何理解與尊重不同星球的思想和文化。
《文森說書》:忙碌都市人的心靈閱讀夥伴
都市人營營役役,可能連足夠的休息時間也欠奉,更何況要抽空閱讀?在YouTube頻道擁有超過74萬followers的「文森說書」,2019年開設這個頻道的原因,就是希望整合自己閱讀過的內容,透過每段十數分鐘的精華影片,配以動畫形式製作內容,讓觀眾在通勤或休息期間觀看。該頻道推薦的書種領域相當廣泛,包括文學小說、科普、職場、人物傳記等,也分享過不少大眾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的《快思慢想》、 崔仁哲的韓國暢銷心理學書籍《框架效應》、臨床心理學教授卡吉兒Kima Cargill的著作《過度飲食心理學》等,即使都市人無法抽空完整閱讀全書,也可藉著影片的大綱摘錄,了解不同書種的內容並吸收箇中精華。
《健民書房》:學者身分,走進網絡世界說書
2020年六月開始,陳健民教授以學者身分,走進網絡世界,在YouTube經營說書頻道,本意為了推廣個人著作《陳健民獄中書簡》,後來發展至每周分享自己讀過的好書,至今已向觀眾分享近百本好書,較為近期的內容,包括談論張思之、孫國棟著作《行者思之》,以及陳慧新書《弟弟》的讀後感想。除此以外,陳健民也在該頻道分享不同主題的「健民講堂」,例如「社會運動與社會變遷」、「領袖學與抗逆力」等內容,以個人經驗向讀者傳遞寶貴知識。
《張寶華周末讀書》:亂世讀書,梳理內在情緒
曾任電視新聞記者、跑政治新聞出身的張寶華,多年前在採訪報導期間,曾被已故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形容為「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2020年她在YouTube開設個人頻道時,張寶華亦特地以此句命名,討論時政與文藝相關內容,其中「周末讀書」的系列,更會向觀眾導讀古今中外不同書籍,每周吸引不少讀者定期捧場,以書談及情緒管理與感情世界的主題,也是這個系列選書說書的特色之一,例如早前曾經分享過風煢子的《妳曾與多少渣男互道晚安》,以及張小嫻的《當你夠強大,才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溫柔說書,傳揚文學藝術
講到說書頻道,當然不能不算上香港文學館的自家製作。抱持把文學藝術傳揚出去的志願,「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第三季最近正式回歸,新季度將會著重推薦經典書籍和重要話題書,首兩集節目亦已新鮮出爐,分別是鄧小樺推薦世界「現象級」小說、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暢銷著作《正常人》,以及談西西在八十年代所寫,反浪漫、反流行愛情小說的名篇〈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在此放上首兩集的節目連結,植入宣傳這個推廣閱讀的自家平台,好讓我們繼續以不嘩眾取寵的方式,在大數據的汪洋中溫柔說書。
在中國具影響力的出版品牌「理想國」,2015年開始製作《看理想》的系列,透過一系列影像內容談論讀書、繪畫、音樂,其中包括梁文道的深夜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陳丹青的《局部》解讀藝術與生活、馬世芳的《聽說》則講解台灣音樂與文化。作為讀書節目的《一千零一夜》,梁文道每集會在北京的夜色中漫步說書,以其視野與關懷,體察一本書的多個面向,並藉著「閱讀經典」與「街頭人間」的連結,嘗試讓人文巨著回歸當下現實。該系列的影像內容取得成功後,品牌在2018年推出「看理想APP」,平台以有聲節目為主,繼續分享音樂、文學、電影等文化主題。
《樊登讀書》:從解讀好書到建構付費知識生態圈
前中央電影台節目主持人樊登,2013年創立「樊登讀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每周解讀一本好書,說書方式深受中國民眾喜愛,其讀書會APP會員人數年前已突破千萬,樊登在2021年也曾被中國出版協會評為「年度全民閱讀推廣大使」。樊登讀書以「每年帶你讀50本書」作為招徠,部分節錄內容亦會在網上定期更新,內容選擇上偏重創業、自我成長、親子關係等讀物,較少包括小說、傳記等文學創作,並以付費知識平台的形式營運,線上線下皆有完整的知識生態圈,讓用戶願意付費學習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
經典節目重溫,走進文學作家的世界
透過影像方式說書介紹文學,歷年來在香港也有不少相關節目,值得大家重溫。1987年,香港電台為推廣閱讀,開拍電視劇集《小說家族》,將著名香港作家的作品以戲劇形式介紹給觀眾,選取作品包括劉以鬯的《對倒》、西西的《像我這樣一個女子》、李碧華的《男燒衣》等,1991年再開拍第二輯,天地圖書後來亦有將劇集原著輯錄成書。
2008年,無線電視製作《香港筆跡》的文學節目,由王貽興與盧凱彤擔任主持,每集介紹一位名家筆下的文學作品,主題包括「金庸的武俠小說」、「倪匡的科幻小說」、「張愛玲的愛情小說傾情淺水灣」、「香港作家的香港——也斯及董啟章」等,帶領觀眾進入文學的藝術世界,另外亦在文學漫步的環節,介紹過往曾在香港留下足跡的學者與文人,例如戴望舒、許地山、蔡元培等,讓觀眾了解香港過去的文學發展。事隔十多年,網上亦可重溫部分集數的內容,但社會變遷之急速,卻令人不禁更加感嘆。
2017年在港台首播的學術性清談節目《五夜講場》系列,內容談及文史哲及兩性話題等,曾被視為港台的皇牌清談節目,其中以文學為主題的《文學放得開》,由作家鄧小樺聯同文學界好友,天南地北暢談文學趣聞,拓闊觀眾對文學的視野,廣受大眾歡迎,然而該系列節目在2021年6月尾被叫停製作,現時只能透過網絡渠道與PODCAST平台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