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鄭政恆 | 2021-06-29

鄭政恆評《我香港,我街道2》,除了是文字之書,也是一部視覺之書,編輯策劃的痕跡歷歷在目。來到續集,天地更廣闊了,今昔之間、街巷之間,還有無窮故事,只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幸好有書與文學,提醒我們路是怎樣走過來。 (閱讀更多)

瘟疫時代詩歌的逃逸線路——讀何福仁先生《愛在瘟疫時》

書評 | by 嚴瀚欽 | 2023-05-19

疫難當頭,寫作的力量似乎微乎其微,何福仁卻嘗試各種寫法,表現「瘟疫」這個主題,嚴瀚欽評何福仁的新詩集《愛在瘟疫時》,認為它讓所書寫的主要對象與更多他者產生聯繫,在詩歌寫作的路上探索更多的逃逸路線。 (閱讀更多)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緬甸詩歌的中文編譯:革命過去與今天

書評 | by 宋子江 | 2021-06-22

近年在台灣出版的《緬甸詩人的故事書》,關於緬甸詩歌的紀錄片和中文評論,都讓讀者對當代緬甸詩歌有一定的了解。但過去其它地區有沒有中譯緬甸詩選的出版呢?宋子江最近進行了相關的蒐集,發現了兩本詩選值得一談,並可從中了解緬甸詩歌過去的左翼面向。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光

影評 | by 游欣妮 | 2023-02-23

很多人問過「她」為什麼寫作,也有很多人問過她為什麼喜歡寫作。她不是第一次聽到別人說看到她眼裡有光,她知道小卡片上的這一句話,足夠讓她記住很久,亦足夠成為她日後的寫作道路上的點點亮光。這一刻,因為這句話,她不自禁再次衷心盼望,無論有沒有人看見都好,希望將來有更多人可以為着自己喜歡的物事,默默地、持續地閃閃發光。 (閱讀更多)

習武與修行:重探銅橋鐵馬劉家良

影評 | by 紅眼 | 2021-06-18

除了記得飲水,今日我們還可以做什麼?鮮浪潮焦點影人系列「銅橋鐵馬剛柔逼直 —— 劉家良傑作展」延期多時再度重開,而正正在這一年,香港確實湧現一股武俠風潮再起之勢。不少人重新習武,回頭探尋俠義之道,在當下這個憂困時勢裡,與其守株待兔、萎頓消沉,我們所缺少的,就是渾忘已久的崇武健體、自我修行的情懷。個人即集體,兄弟登山,各自修行,而修行已不再指向苦幹發跡的個人主義,而是作為集體參與的信念,呼應著另外一種香港當代社會價值。 (閱讀更多)

【無形・致死難與抗爭,緬甸】在無能為力的世界,用盡全力去奮鬥

時評 | by 翁婉瑩 | 2021-06-17

對緬甸有深入了解的翁婉瑩,自今年2月便開始不斷發表評論文章,紀錄整個政變經過。儘管軍政府以斷網試圖切斷抗議的串連,關閉新聞媒體,追捕記者嚇阻資訊的傳遞,但無聲抗爭如今正在緬甸民間奔流。她認為,相較於泰國與香港兩地民眾,面對鐵板一塊,難以撼動的極權統治,其實緬甸人民更有推翻軍政府的勝算。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編輯推介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