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攝影記者、現時在中大任教新聞攝影的曾梓洋(Eric)指著兩張朦朧的照片說:「這是我,這是我爸爸。」2014年,曾梓洋就讀中大藝術文學碩士(MAFA),在畢業展上他展出一部自己和爸爸用宜家傢俬的產品拼砌而成的相機,Eric的爺爺與爸爸都從事室內裝修,他則跑去當攝影記者,直至讀MAFA,他才有機會走進父輩的世界,把造傢俬與攝影兩樣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像瀨尿牛丸一樣結合起來。
騎劫ikea,重奪聲音
Eric喜歡在限制中創作,「如果可以任意去深水埗、上淘寶買材料砌一部相機,感覺很沒趣,於是我規定自己必須使用宜家傢俬的產品。」於是他常逛宜家傢俬,看看花瓶、相架、四腳櫈、抽屜,一逛就是一整天。那時為了找到一個可以當相機鏡頭的容器,他幾乎研究過宜家傢俬的杯子、花瓶,最終讓他找到一個底部凸起的花瓶,才成功製作到一個凸頭鏡,但他最近發現這個花瓶已經改了設計變成平底,「現在已經做不到這部相機了。」
花瓶、椅子上還貼著宜家傢俬的標籤,細心看能看到木材上雕刻的「ikea」字樣,Eric想「騎劫」這間跨國企業,「觀眾可以跟隨我的方法在宜家傢俬買來相同的產品,製作一部一模一樣的相機,像open source,」他說,「我想面對一間如此大型的公司或其他大型的實體,我們怎樣可以重奪自己的聲音呢?就是騎劫,騎劫讓我們可以扭轉位置,把自己變成一個生產的人。」他當然不是期待觀眾真的跟隨他的方法去做一模一樣的事,「我想你抱有這個想法和心態,把自己眼前的事情當成積木去砌,做一個創作者。」
Eric覺得Ikea撞相機就像瀨尿牛丸,是創作有趣的地方。「創作應該是怎樣的?我暫時的答案就是瀨尿牛丸。」在創作之中,人的想像力可以是無限。「人在某一個時期做一件作品,它一定未講完你所有東西,它一定是一個停頓點,只要你喜歡,一直創作下去,一個停頓點接一個停頓點,就能一直延續下去。」
為何不能無意義?
「賦予無意義」展覽為七名MAFA「奧沙藝術獎」得獎者聯展,由他們的畢業作品出發,延伸出是次展覽。策展人翁嘉璠在與藝術家討論的過程中發現雖然每個人風格不一,但他們都在討論「意義」,馮以力討論生命的意義,鄭子峰討論攝影的意義,「有一次跟Eric討論,他說他是一個不賦予太多意義在自己作品的人,就是為了好玩,沒有甚麼意義。當下我覺得為甚麼會覺得沒有意義?可能大家意識裡會覺得當我們有功能強大的相機,為甚麼還要用ikea製造一部不完美的相機?但我相信這不是無意義的。」翁嘉璠說,「展覽叫『賦予無意義』,我們不是說甚麼事情都是無意義的,而是想大家放開對意義的執念,擁抱事物本身,可能從中會發現新的意義。」
一個躲藏的地方
是次展覽中,Eric在相機之外,還用宜家傢俬產品製造了一部鋼琴及印刷機,「我以前從事媒體工作,近年轉做教學。我心裡常常有一個問題:媒體的未來是甚麼。所以我一直想探索生產媒體的人和平台,想藉此尋求一些可能性。相機、鋼琴、印刷機分別指向影像、聲音及文字,它們都是媒界。」Eric跟隨宜家傢俬的命名方法﹐以瑞典文將是次作品命名為「gömställe」,指角落。有一天Eric從一個翻譯網上發現瑞典文中的角落還可以指一個躲藏的地方,「我覺得很有趣,好像也適合這個時代——我們都需要一個可以躲起來的角落,自說自話,或者生產一些東西。」
Eric躲在角落,生產了一部影像模糊的相機,一架走調的鋼琴及一部相反的印刷機。「如果用走調的鋼琴彈不應該彈的音樂會不會犯法?如果用左右相反的印刷機印不應該印的字句會否有危險?」
「賦予無意義」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8月19日
時間:10:30-18:30(星期一至六)
地點:奧沙畫廊(觀塘興業街20號4樓)
詳情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