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是藝術之都,法國巴黎,在兩次大戰之間,不少文學藝術思潮百花怒放,當中名堂最響當數達達主義(Dadaism)。1919年,布勒東與蘇波、阿拉貢創辦《文學》雜誌,隨著布勒東與達達思想愈走愈近,《文學》也成為達達主義的刊物,然而,這位曾經慷慨激昂地朗讀《1918年達達宣言》的詩人,卻在1922年與達達主義創始人查拉發生分歧,最終令他決定另起爐灶。 (閱讀更多)
28歲是尼采在德國古典文字學界身敗名裂的一年,卻又是哲學家事業啟始的一年。如果要理解尼采的28歲在做甚麼,必須先從他所感興趣的學科說起。 (閱讀更多)
這是他第四次自殺了,春天他攜著結識十多年的藝妓小山初代到群馬縣的水上溫泉,與她一同吃安眠藥自殺,自然是不成功,雙雙獲救。這是太宰最後一次自殺不遂,多年以後的第五次,他終究是成功溺斃在河水之中……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