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11

資深傳媒人、《明報月刊》前總編、《百姓》半月刊創辦人胡菊人,於9月3日離世,享年92歲。在家屬訃告中表示,胡菊人在加拿大溫哥華列治文醫院睡夢中安詳離世,家屬意願不公開舉殯,安葬禮已於本拿比海景墓園舉行。他曾先後擔任多份重要刊物的職務,包括《大學生活》社長兼主編、《中國學生周報》社長,以及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1967年,胡菊人應《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邀請,擔任《明報月刊》總編輯一職長達13年。胡菊人逝世消息傳出後,知名作家沈西城在社交媒體發文悼念,表示:「我的伯樂,尊敬的胡菊人先生去世了,痛哀!」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稱胡菊人為貴人,是「香港最具真正文人氣質的知識分子」,並表示他對自己的鼓勵與提攜意義重大。 (閱讀更多)

深圳舉Banksy首個個人大展 還原工作室場景 窺探塗鴉大師創作軌跡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9

近日,英國街頭塗鴉藝術家Banksy在倫敦法院外牆創作的新作,再次以其擅長的塗鴉藝術方式諷刺時弊,引起全球關注。Banksy 充滿衝擊力的視覺符號,一直深受大眾喜愛。現在,他的首個個人大型展覽《班克斯.無處不在》正在中國深圳舉行,展出約 110 件作品,其中 34 件經由 Banksy 本人設立的官方機構 Pest Control Office (PCO) 認證的版畫原作。展覽更還原了他的個人工作室場景,讓觀眾能一窺這位塗鴉鬼才的創作脈絡。 (閱讀更多)

【2025威尼斯影展】 巴勒斯坦六歲女童遭以軍炸死前最後真實錄音 《The Voice of Hind Rajab》奪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 映後起立鼓掌達24分鐘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9

由突尼西亞知名導演Kaouther Ben Hania執導,改編自巴勒斯坦六歲女童Hind Rajab遇害真實事件的電影《The Voice of Hind Rajab》(暫譯《欣德・拉賈布之聲》),於 9 月 3 日在威尼斯影展舉行世界首映。放映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23分50秒,創下威尼斯影展史上最長紀錄,更在影廳內引發「解放巴勒斯坦」的呼聲。 (閱讀更多)

發起「書籍解禁」抗禁書潮 多間南加州圖書館響應 捍衛青少年閱讀自由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6

近年來,美國各地的公共圖書館與學校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圖書審查問題。為此,南加州多個主要公共圖書館宣布加入由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發起的「書籍解禁」(Books Unbanned)計畫,旨在為全美青少年提供線上閱讀服務,以實際行動對抗這股禁書浪潮。該計畫允許13至26歲的青少年,無需家長許可即可免費申請電子借書證,線上借閱圖書館豐富的電子書與有聲書資源。 (閱讀更多)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被譽為「時尚之王」(King of the Blazer)的義大利時裝設計師Giorgio Armani,享壽91歲。其公司於日前(4日)發表聲明表示Giorgio作為品牌創辦人,是靈魂人物,也是始終不懈的推動力量,「他一向被員工與合作夥伴尊敬且敬愛地稱為『Armani先生』(Il Signor Armani),於至親環繞下平靜離世。直到最後一刻,他始終不懈,將自己奉獻給公司、系列作品,以及眾多正在進行與未來的計畫。」 (閱讀更多)

魯迅壁畫風波 投訴人被爆推銷產品 吸煙形象已成文化符號!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3

位於浙江紹興魯迅紀念館的一面魯迅手持香煙的壁畫,作為熱門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遊客。然而,一名自稱「控煙志願者」的遊客孫女士向當地政府部門投訴,稱此畫面可能誤導青少年,事件隨即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爭論。根據《魯迅日記》記載,魯迅在1925至1936年間每日吸煙約20支吸煙,在寄給友人的信中寫道:「仰臥-抽煙-寫文章,確是我每天事情中的三樁事。」可見魯迅煙癮之大,形容煙不離手亦不為過,其吸煙的形象亦深入人心,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吳紫翹 | 2025-11-15

觀塘道沒有塞車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1-14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14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