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黃麗群寫過不喜歡出門,但沒想過到香港接受訪問時,還是會把場地拉到自己的房間。她說她今天應該不會離開旅館,如此堅決,我完全被這股不出門的決心所打動。出版了小說集《海邊的房間》、散文集《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的她,曾任媒體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閱讀更多)
這次導演李滄東來港,一是因為得到亞洲電影大獎的終身成就獎,亦因為香港國際電影節以《韓國電影一百週年》專題,播放他二十年前的作品《薄荷糖》高清復修版而訪港。圍訪他的過程, 彷如回到大學時候苦寫關於他電影的論文,對他的印象得到更全面的了解。 (閱讀更多)
有人話《三夫》勁過龍、盡得滯,有人話政治隱喻複雜睇唔透,有人就話好正未夠喉,大家議論紛紛;加上《三夫》一舉拿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女演員」三個大獎,令人對電影更加想入非非。好彩陳果是玩得之人,離經叛道自成一格,歡迎大家繼續自行「腦補」…… (閱讀更多)
一個從窗外滾進屋內的人頭,一曲悠長的巴哈〈G大調第一無伴奏組曲〉,奏響了繁華城市的哀歌。資優女學生、孤僻大提琴手、亞氏保加症患者、內地來港妓女、偽善老師與黑警⋯⋯因著懸疑命案而串連起來,並順勢捲入師生戀、世代衝突、中港融合等敏感的社會議題。港產片《G殺》,成功憑著大膽主題與偏鋒風格,引起關注,更得到金像獎的六項提名。導演李卓斌與編劇蔣仲宇不禁笑嘆︰「be yourself,幾時都咁困難。能夠做到一部這樣任性的電影,得到肯定,真係冇乜幾可。」 (閱讀更多)
13年搞出版,15年搞書店,由深水埗Book B到灣仔Mosses,Book B先後經歷三次搬遷,今年三月正式進駐荃灣南豐紗廠。書店創辦人之一胡卓斌說,他們的本質無變,仍然是做alternative books,「所謂小眾,我覺得一點都不小,大眾反而只是大餅裡的一小塊,另外有五六成是你看不見的。」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