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世紀中葉,已入佛門的日本皇族高丘親王來到中國。當時距唐武宗滅佛才經過十餘年,慘遭挫敗的佛教尚未恢復。或許正因如此,高丘親王未久留中國,而是前往佛教的故鄉天竺。
猶如虔誠的穆斯林渴望朝聖麥加,身為佛教徒的高丘親王,也將天竺視為某種生涯目標吧。然而,他卻從此踏入神祕,渺無聲息,有消息指出他在馬來西亞南部逝世,死因成謎。幾百年後,日本民間流傳一種說法:親王的下場並不尋常,據稱他遇到猛虎,遭虎吞食而亡……
這短短一年間,高丘親王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旅程?為何最終死於虎口?這份謎團無人知曉。但正是這懸於遙遠時空外的未知,封存了無限可能,才為澁澤龍彦創作《高丘親王航海記》提供了想像空間。
這本書成於網路尚未普及的1987年。澀澤龍彥在書中展現的博識,令人嘆為觀止。
《高丘親王航海記》並非解謎之作,而是一部想像力豐沛、異國情調濃厚的小說。高丘親王行經的古代諸國,皆採用當時中國譯名。然而,9世紀離大航海時代尚遠,即使是中國的記載,也多半是道聽途說,或原本有根有據的事物,在口耳相傳中失真而變得荒謬。
這在交通不便的時代絕不罕見。譬如中國著名的地理著作《山海經》,將遙遠諸國的民族描繪成或胸前有洞,或長出翅膀,或只有獨眼的人種——作者是何種心態?難道是刻意欺騙讀者嗎?很可能不是。作者可能只是將未經證實的傳聞如實記錄下來。
如果中國的記述已是一層不真實的濾鏡,那麼透過這個濾鏡觀看世界的日本作家,自然能從中挖掘出千奇百怪、絢麗詭譎的幻想。
事實上,作者刻意讓讀者意識到其中的「虛構」。當高丘親王等人在越南見到大食蟻獸時,其中一名隨從竟對幾百年後的哥倫布侃侃而談,其他人也不以為怪。原本我們以為會與親王一同踏上奇幻之旅,卻時不時被作者提醒,從幻想中驚醒。
為何作者刻意準備了瑰麗異常的幻想旅程,卻又戳破這繽紛的泡沫?我想,這是因為高丘親王的旅程並非追求真相,而是煉金術般的內在精神之旅。穿越眾多離奇詭異的幻象,親王最終接受了自己的死,以及死後的無限可能。
值得玩味的是,旅程即是發現。當我們在異邦探險,那些新發現會被編排進既有的知識體系,沿著固有框架層層疊疊。西方博物學在地理大發現後才充分發展,正是因為那時具備了充分條件:大船拉近了「異國」的距離,將道聽途說的幻想逐一消解。
從這個角度看,發現之旅有「征服」的性質,是將異國事物以「理性」增添到既定框架中的過程。相較之下,《高丘親王航海記》展示了與西方迥異的心思。高丘親王不為發現,不求理解,更沒打算將異邦風物消解進此心既有的知識體系;他只是單純欣賞,坦然接受自身的無知,體會到世界何等不可思議,什麼都可能發生。
作者無意描寫真實,不打算宣稱那些遙遠國度真有如此妖艷獵奇的風土民情。親王彷彿從未離開日本,只是一頭撞進那些道聽途說的經典累積而成的幻夢,經由幻想的濾鏡朝內在自省。作者為親王虛構了前往天竺的理由,這份虛幻的追尋不斷在旅程中閃現,他根本無暇「發現」,因為無論遇見什麼,都會透過那些異象與怪物回顧自己的人生。
這趟旅程與客觀知識無關,全都是他自己,是他內心的投射。
歷史上的高丘親王壯志未酬,以天竺為目標,卻死在馬來西亞,甚至被認為死於虎口,悲慘至極。然而,《高丘親王航海記》中的親王截然不同。他在雲南蜜人身上看到空法大師的影子,見識超越常理的輪迴,目睹死去的儒艮保持過去的記憶再度現身。這是一趟打破生死界限的旅程,因而在他病重之際,竟欣然接受被猛虎吞噬,希冀猛虎替他前往天竺。
在此,歷史中的不幸被巧妙扭轉,高丘親王雖未親抵天竺,但正如故事中隨從所言,那幾乎等同於抵達天竺了。
《高丘親王航海記》無疑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幻想之旅,然而,所謂「異國」不正是相對的嗎?若從占城、盤盤、阿拉幹等地的居民來看,恐怕沒有半點異國或幻想的成分。因此,這趟異邦之旅,反映的其實是作者的日本性。從這個角度看,幻想或許也可視為一種真實,因為那光影被濾鏡折射前的日本之美,本就如此瑰麗而夢幻。
(文章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文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