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大館檢閱廣場。
一個10米x 6米的舞台,上面架置了一個偌大的LED螢幕,顯示了十五格彩色的zoom矩陣。
魏東來(阿來)坐著輪椅進入舞台中央,打開了平板電腦螢幕,他的頭像在zoom的虛擬空間中重現。
因為腦性麻痺的關係,阿來用上最大的力氣去叫喊每位演出者的名字,顏色螢幕隨即轉換為演員的頭像,讓其他十四位演員在虛擬的空間和現場的觀眾見面。
他們隨後把屏幕照著自己的腳,讓觀眾從他們身體的其中一個部分去認識他們。
接著是腳走路的動態,直至他們的真身也同時遊走於觀眾席當中。
這是《未境作業.挫敗之慾》(《未》)一個富詩意的開場白。
《未》是石頭公社(澳門)繼2021年於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首演後,再於「香港藝術節@大館」的演出,是一個很有意義,亦頗見野心的計劃。它是石頭公社與威海默/埃爾伯劇團(瑞士/德國)的合作項目,結合了澳門及瑞士兩地共十一位特殊演員及四位分別來自澳門及德國的演教員的共同創作,並由莫倩婷(澳門)(Jenny)及米高.埃爾伯(瑞士)聯合導演。排練之時正值疫情肆虐期間,三地朋友的排練需要在zoom的介面上進行。這個作品的跨地域、跨能力、跨介面的挑戰因此可想而知。雖然充滿挑戰,但Jenny希望利用創作能達到一個更高的理念 –「藝術平權」。在紀錄片《同行路上》,她寄望作品能「拉闊審美的標準」,讓每個人「都有自由及適切的表達空間」。
作品的內容因此也圍繞著演員的真實故事,他們的想法、渴望與恐懼;及在排練期間互動片段的再重現,當中不乏在zoom 排練的真實情境。好像阿蘭(鄧桂蘭)在作品後段在zoom與Remo Beuggert對話時,便談到她害怕老去及死亡,讓觀眾也明白特殊朋友一般較為早死的現實亦是他們的陰影。
亦有一些輕鬆攪笑的片段,像wifi突然斷線一幕,蘇耀濠拿著平板電腦走出台上問Siri「Siri,無wifi點算?」Siri隨即答他,很是惹笑。另外還有許嘉倩跟Sara Hess 分享她男朋友的照片,原來是自己P圖後的影像,她們隨後的討論也表達了嘉倩對美的嚮往。
其中最為真實、令人感動的要算是在「互相學習」的環節中,阿來在zoom教導其他演員自己的句子時,其他演員很用心地學習,有的把句子寫成發音「O ha yai yai」分享給其他人。雖然未知他的表達有多少人能明瞭,但大家對他獨特的表達方式的尊重及用心地嘗試與他溝通的做法,確是美事,想也是作品希望表達的精神。
然而,有些時候過多的翻譯卻削弱了演員本身表達的獨特性,而且凸顯了語言的權力關係:「另類」的表達需利用「正常」的語言去理解?會否讓觀眾較傾向於接收「正常」的語言而失卻了學習去明白其他獨特語言的機會?怎樣平衡這個做法,令「要明白」的東西可利用其他的藝術形式,或像作品最初那個較詩意的呈現,將是創作這類型作品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