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by 余文翰 | 2021-09-24

高橋的詩雖然「厚重與深沉」,可內裡暗藏利刃,包含悲劇之下冰冷卻清醒的果敢意志 (閱讀更多)

【無形.疫症迫降】失意人在繁盛城──《我香港,我街道》裡的香港街道詩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1-09-24

這批詩作裡,對於「變化」的注視與歎惋是一大主題。一方面來自於時間之必然,另一方面,也與中港關係與開發主義有關。開放中國大陸遊客自由行十餘年以來,香港鋪租翻漲數倍,沖刷力極強,擠壓老店小店生存空間,那既是集體記憶,也是人情網絡,港味生活的基礎。加上房產商品邏輯下,縉紳化(Gentrification)範圍越來越廣,城市成了一部成長機器(Growth Machine)。這機器不但無法叫停,還有擴張、加固的傾向。 (閱讀更多)

探進表皮下的矛盾與吊詭:讀韓麗珠《人皮刺繡》

書評 | by 劉綺華 | 2021-09-24

進入關係總有被傷害的危險,人卻因難忍孤獨而選擇戰兢前行。 (閱讀更多)

《家路》:天涯何處可為家

影評 | by 陳津明 | 2021-09-24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家園被毀,我們又知道如何回家嗎?在日本經歷三一一之後,電影《家路》探討了這個問題。也許災難過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要怎樣孕育新生命,和孕育怎樣的新生命。 (閱讀更多)

《別告訴她》:有種謊言叫「為你好」

影評 | by 伍家明 | 2021-09-24

當得悉親人罹患絕症,你會選擇坦誠相告,還是隱瞞真相?電影《別告訴她》圍繞這道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選擇題而開展,「善意的謊言」到底是自私抑或責任?「戀愛電影館」的特約影評人伍家明覺得,係愛呀! (閱讀更多)

武漢解封了,憤怒解封了嗎?——讀郭晶《武漢封城日記》

書評 | by 沐羽 | 2022-03-30

也許她也是一個吹哨人,哨聲雖弱,然而也是反攻的號角。聯結、憤怒、匱乏——其後是自由。抗爭的自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