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4

被譽為台灣民藝出版全方位成就的第一人,《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在今日(4日)逝世,享壽80歲。他的作家好友楊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於今晨收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並於今日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表示,「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 (閱讀更多)

著名電影史學家及理論家David Bordwell逝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5

鑽研並深愛港產片,曾出版《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一書的電影史學家大衞‧博維爾(David Bordwell)於2月29日逝世,享壽76歲。其任職的美國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傳播藝術學系昨日(3月1日)公布消息,指 Bordwell 經歷長期患病,於周四離世。 (閱讀更多)

陳凌軒與陳慧——以故事跨越童年創傷

報導 | by 陸悅 | 2024-02-29

在《拾香紀・焚香紀》面世前,陳慧和陳凌軒早就因《拾香紀》而結緣;前者是《拾香紀》作者,人盡皆知;後者則在《拾香紀》舞台劇版飾演女主角拾香。 (閱讀更多)

【財政預算案2024】政府向「電影發展基金」及「創意智優計劃」注資共43億 將每年舉辦「香港時裝設計周」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2-28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28 日)發表任內第二份財政預算案。在文化藝術方面,預算案提出政府將透過持續發展蓬勃多元的文化藝術、推廣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並發展高質量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政府會於2024、2025年度分別向「電影發展基金」及「創意智優計劃」注資約14億元及29億元,支持電影、藝術、設計等不同範疇的項目。當中,政府會由今年起每年舉辦「香港時裝設計周」,目標是將活動打造成亞洲時裝設計盛事,讓香港時裝設計品牌享譽亞洲以至國際。 (閱讀更多)

《明周文化》出版三十年今迎來告別號 下期將與娛樂版合併 重返一書一冊模式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2-26

在《明周文化》第2882期的編者話中,總編輯林栢昌宣布從下期開始,《明周》將取消一書兩冊的模式,即Book A 娛樂版與Book B 文化版合併,然後以全新形象出版,結合《明周》網站、社交媒體和視頻平台的特色,帶來更多獨家內容。《明報周刊》自1995年以一書兩冊模式營運,《明周文化》出版三十年來提供時尚生活美學資訊,組成無數社會文化專題,消息傳出後大眾與文化界人士紛紛道不惜與感謝。 (閱讀更多)

《從今以後》揚威柏林影展奪泰迪熊獎 導演楊矅愷:「期望可為香港LGBTQ社群帶來改變」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2-24

香港電影揚威柏林影展!由楊矅愷執導、區嘉雯與李琳琳主演的新作《從今以後》,早前於柏林影展進行世界首映,今日(24日)更傳來喜訊,在柏林勇奪被譽為「同志電影獎項最高殊榮」的泰迪熊獎,成為繼1998年關錦鵬執導的《愈快樂愈墮落》後,第二部獲此殊榮的香港電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