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出版社年度字「Brain rot」出自梭羅作品 反映低質網上內容界對大眾的影響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16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月初公佈了2024年年度字,「Brain rot」從六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當選,中文可翻譯成「大腦腐蝕」,表達了對於人們過度觀看低品質線上內容的擔憂。


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Brain rot」的定義為「過度吸收沒有意義(trivial and unchallenging)的資訊(此處特別指線上內容)後,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狀態惡化的狀態。同時亦指會造成以上狀況的事物。「Brain rot」一字在2024年的出現次數比2023年上升了230%


「Brain rot」一字最先出現於1854年,在美國詩人、自然主義者、哲學家梭羅(Henry DavidThoreau)的散文集《湖濱散記》(Walden)之中,原句為「While England endeavours to cure the potato rot, will not any endeavour to cure the brain-rot – which prevails so much more widely and fatally?」該部分在描寫他在自然世界中過著簡單生活方式的經歷,並作出批判指,人們偏向把事情簡單化,而不會作出多面向分析,認為是精神和智力普遍下降的反映。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年度字可以反映該年的全球大環境以及社會狀況及走趨,回顧以往的年度字,2023年為「rizz」,是一個口語用字,表示「有風格、魅力或吸引力;以及吸引浪漫或性伴侶的能力」。而2022年是「Goblin Mode」,中文可以解釋為「躺平」。2021年是「vax」,即是疫苗。2020年則是最特別的一年,當年選出了十個宇作為總結,反映出2020年世界各地都發生不同的大事。


「Brain rot」一字或許代表現今世代,尤其是Z世代對於網絡的依賴,同時也反映出網上內容的泛濫以及品質參差不齊。儘管不少影片平台都有設立各種條例和守則,但某程度上網上世界太過龐大,亦難以控制,並不能進行有效的監察,作為觀眾,只能自己多思考去篩選優質的內容。你又認為自己有成為「brain rot」的一員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