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圖書館設立《黎海寧舞蹈典藏》 窺見「最厲害的華人編舞家」黎海寧的創作軌跡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2-24

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於2025年2月上演《某些動作與陰影》,其由著名編舞家黎海寧與舞蹈藝術家周書毅共同編舞,靈感源自北島的多部詩作,兩人深入挖掘並延伸創作,以當代舞蹈探索詩句與身體之間的關係,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作品。為記錄黎海寧至今的經典舞蹈作品,董顯亮博士決定設立《黎海寧舞蹈典藏》(下稱《典藏》),旨在以數位檔案的形式收錄1980年代迄今的舞碼暨創作紀錄,公開予大眾使用,以了解她的創作生涯。


黎海寧為香港著名編舞家,蜚聲國際,以其獨特且充滿詩意的編舞風格而廣為人知。台灣著名舞蹈家林懷民曾評價黎海寧是「最厲害的華人編舞家」。黎海寧出生於藝術世家,父親黎草田及兄長黎小田均為著名音樂人。她自幼在香港學習芭蕾舞,曾擔任香港無線電視與香港青年芭蕾舞團的舞者,後赴倫敦當代舞蹈學院深造。學成返港後,為麗的電視及香港青年芭蕾舞團進行編舞工作。在1979年參與創立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並於1985至1989年間出任該團藝術總監。1990年旅居海外,於1991年返港任駐團編舞,直至2011年卸任。


黎海寧為多個本地藝團及機構編舞,包括香港舞蹈團、香港話劇團、香港芭蕾舞團、動藝、多空間、香港演藝學院、香港藝術節等。她亦與海外團體聯繫緊密,合作夥伴包括雲門舞集、台北越界舞團、廣東實驗現代舞團、墨西哥城的現代舞團及舞蹈工作室和新加坡舞蹈劇場等。


黎海寧的創作元素橫跨不同文藝領域,加上她熱愛文學,由楚辭到卡夫卡;卡爾維諾到希臘悲劇等東西方文學經典,均成為她的創作泉源。她的作品沉練細膩,充滿音樂性及戲劇性,為觀眾感受到餘溫裊裊,於心靈間久久迴響。其重要著作包括《九歌》、《冬之旅‧ 春之祭》、〈冬之旅〉、《夢未完》、《隱形城市》、《女人心事》、《革命京劇 — 九七封印》、《孤寂》等,堪稱舞蹈界的經典。


黎海寧創作無數,亦使她榮獲多個獎項及殊榮,如「舞蹈家年獎」、「傑出編舞獎」、「最值得表揚編舞獎」「傑出成就獎」,香港藝術發展局亦分別於2015 和2003 年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及「香港藝術發展獎( 舞蹈)」予黎女士,以表揚她對香港藝術發展的重大貢獻。


自2022年起,董顯亮開始構思《典藏》,在得到黎海寧首肯後,並在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捐贈與支援下,逐步整理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內部檔案,過程中得到多方的協助,篩選出與她有關的資料,分門別類,建立一個便捷的搜索功能。


最終,董顯亮與各持分者確立《典藏》的收錄資料,透過技術部門的協助,成功還原黎海寧的作品的時空脈絡與文化語境,不僅呈現黎海寧作品本身,例如場刊、相片、錄像、筆記、評論等,亦囊括能夠闡明舞蹈製作過程的部分,包括製作筆記,舞台、服裝、道具、燈光的設計和操作紀錄等。


目前《典藏》所見之資料,屬整個檔案研究計劃的第一階段,收錄了城市當代舞蹈團1980至1985年黎海寧作品22支,共五百餘項條目,將於2025年初陸續向大眾公開。其中,黎海寧通過創作豐富的舞蹈小品,嘗試建立自身的美學語彙;而另外與城市當代舞蹈團團員合作的大型舞劇,則見證了首批本土現代舞編舞一同追溯、再造文化中國的精神旅程。


黎海寧創作出無數經典作品,至今仍堅持創作,聯同舞蹈藝術家周書毅聯合編作 《某些動作與陰影》光影、影像與現場音樂演奏糅合的跨世代作品,為觀眾帶來煥然一新的驚喜和震撼。黎海寧成就斐然,為記錄並保存她眾多創作,讓大眾及後世得以透過《典藏》,窺見「最厲害的華人編舞家」的創作軌跡。


黎海寧舞蹈典藏,請點此處瀏覽。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編輯推介

《命運》交響曲

小說 | by 盧頌熹 | 2025-02-21

情人節必看愛情電影! 麥曦茵X月巴氏X陳煒舜X鍾雪瑩私藏片單

現身說法 | by 麥曦茵, 月巴氏, 陳煒舜, 鍾雪瑩 | 2025-02-13

逃課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2-10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